comparemela.com
Home
Live Updates
杨武能:为什么
杨武能:为什么
杨武能:为什么说中西文化交流的第四次高潮必将到来?
杨武能:为什么说中西文化交流的第四次高潮必将到来?
杨武能:开宗明义,既曰交流,必定有“来”有“往”;中西文化交流的“来”,就是众所周知的“西学东渐”。
近百年来,“西学东渐”是中国学界的热门话题。它有多重要?我认为,没有“西学东渐”就没有现代中国。“西学东渐”给中国送来的不只是“赛先生”“德先生”(即科学、民主),还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曾经贫穷落后、苦难深重的中国更加珍贵。当下备受追捧的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中,就有“西学东渐”的历史再现。从学界而言,对“西学东渐”的研究值得久久为功。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文化交流绝非单行道,是有来有往,是来来去去、去去来来,不能只讲“来”,还得讲“去”。这也是我想强调的,“来”众人已耳熟能详。如今,中国学界观察、思考的重点应摆在“去”字上。
“东学西渐”一词套用于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美学生容闳一百多年前《西学东渐记》的说法,显得生硬、勉强,缺少文采、美感和创意,有“东施效颦”之感。更重要的是,在学理上“东学西渐”命题欠严谨、准确。
何为东?中国的地理方位在东亚,但东亚还有日本、朝鲜等国,“东”不能等同于中国。还能提供佐证的是,在欧洲传统意义上的“东”是“Oringt”(拉丁语,意中近东),也就是阿拉伯世界,所以他们的东方学叫“Orientalism”,而不是我们熟知的“Sinologie”(汉学,近译中国学)。所以,我从上世纪80年代便主张以“中学西播”称谓形容中华文明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杨武能:重新审视历史,“中学西播”较“西学东渐”历史长得多,而且影响更深远,总体来看经历了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前后,德法等国家出现“中国热”。其表现为西方国家刮起中国风“Chinoiserie”,上层人士争相使用中国或中国风格的时髦物件,如瓷器、丝绸、折扇、日常器物等,更有甚者模仿中国人的生活习俗,热衷翻译出版关于中国的著述和中国经籍;积极研究中国的思想精神、文化学术和社会现实;假中国人之名杜撰讽喻现实的“中国文学”,如此等等。
在本次“中学西播”里,“主角”是孔孟儒学,媒介主要是十六世纪末开始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闵明我,法国人金厄阁、杜哈德和德国人汤若望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此次“中国热”的背景,可概括为文化交流间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时的中国在政治、社会、精神思想等层面,都优于战乱频仍的欧洲。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学西播”迎来第二次高潮,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一度盛行问“道”之风。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出现精神危机,人们又有了到东方中国的智慧中求解的迫切需要。所以此次传去的主要是老庄道学,主要媒介是德国汉学大家卫礼贤。
第三次高潮发生在1949年之后。以德国为例,先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文缩写DDR)之间,后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缩写BRD)之间,以及1990年西东统一后的德国之间,中西文化交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特别是,新中国先后与东德(DDR)、西德(BRD)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的文化交流就不只开了窗口,而是铺设了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大道,完成交流任务的已不是偶然的、自发的个人,而成了双方政府部门和相关的团体和机构。包括中国的文化、教育、外事等部门,在德国有对应的机构、组织,还有各种基金会和民间团体都担负起了组织和开展文化交流的任务。有了国家层面的加持,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三次高潮浩浩荡荡、轰轰烈烈。
1956年我考入西南俄文专科学校俄语专业,随着1957年中苏关系破裂,学俄语的人面临“僧多粥少”的窘境,我只好转学,离开故乡东出夔门,进入南京大学改学德国语言文学。1978年我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教授研修德语文学,主攻歌德研究。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两次“高潮”只是相对而言。这与时代发展下的物质基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意识觉醒息息相关。当时极少数知识精英自发、零星地做了一些事,开风气之先的意义不可低估,但作用和影响毕竟有限。以中德两国1972年建交后文化交流的“浩荡江河”为例,前两次“高潮”带来的交流充其量是“涓涓细流”而已。
为何敢如此定义?我可以讲讲中西方学界的轶事。
1980年,受冯至教授指派,我担任一个联邦德国作家访华团的翻译和陪同。文化差异源于中国的官本位思维:代表团名义团长、组织访华的是德国莱布尼茨学会的一位年轻人,也是访问团导游兼领队,合影时被安排站在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左手,而真正的大人物著名诗人恩岑斯贝格(Enzensberger)却委屈到了第二排边上。随后的旅程就别扭不断,大诗人和他的朋友不高兴,便没有了德国人引以为傲的Puenktlichkeit(守时精神)和Disziplin(纪律性),导致中方每天晚上总结时都要商量对策。
文化差异天然存在,而没有差异哪里还用得着交流互鉴?差异是交流的前提,而不是障碍。
图为出席“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于下榻的金蔷薇酒店门前。前排中冯至教授和南京大学叶逢植,左一上海外国语学院余匡复,后排左起社科院高中甫和北大范大灿。本人供图
研讨会闭幕前,与会学者达成共识:会议对中德文化交流大有促进,两年后将在南京大学举办下一届。
图为重庆“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本人供图
当时,那是中国外语界承办的第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四川外语学院经过层层上报、申请、审批,最后一直报到了北京,拿到批件我也给刚结束访华、对德中文化交流十分关心的时任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写了一封信。令人惊喜的是,科尔总理非常重视,让德国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研讨会,为中德文化交流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学界角度而言,海德堡和重庆举行的研讨会,侧面证明了中西文化交流第三次高潮的声势和影响。究其原因,离不开社会进步,今非昔比的政治、经济、科技水平。随着国家强大,国际文化交流已然进入高速时代,前景广阔。
Related Keywords
China ,
Japan ,
Shanghai ,
United States ,
Vietnam ,
Republic Of ,
Beijing ,
As Sino ,
Italy General ,
Italy ,
Russia ,
Nanjing ,
Jiangsu ,
Peng Lei ,
Guangdong ,
Germany ,
Laozhuang ,
Henan ,
Yang Wu ,
Chongqing ,
France ,
Sichuan ,
Gansu ,
America ,
West Germany ,
Chinese ,
Soviet ,
German ,
Russian ,
Yung Wing ,
Square Yang ,
Russian College ,
Library Honours ,
College Professor China ,
University Honours Professor ,
Yangb New Agency ,
Sichuan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
Sichuan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 Goethe Institute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
History High School ,
Canada Mcgill University ,
Ac Research Center ,
Sichuan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 ,
Goethe Research History ,
China Social Sciences Graduate School ,
Sac Mission ,
School Germany ,
Goethe Research ,
High School ,
B New Agency ,
Start Research China ,
Foreign Affairs ,
Germany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Society ,
Research Goethe ,
Research China ,
Achievement Award ,
Germany Literature ,
Interview Record Abstract ,
East School ,
Science Democratic ,
Marxist ,
China Modern History ,
East China ,
East Asia ,
Latin Italyb Near East ,
West Country ,
Germany Law ,
China Or ,
China Literature ,
Mencius Confucianism ,
Start China ,
Europe Country ,
Eastern China ,
Laozhuang Taoism ,
Germany Democratic Republic ,
Germany Cth Republic ,
New China ,
Russian Professional As Sino Soviet ,
Nanjing University ,
German Literature ,
Chinese German ,
Prime Minister Hull Cole ,
Prime Minister ,
Economy Science ,
Step Road ,
End Yang ,
Sichuan Foreign Language ,
Achievement Award Germany Country Merit ,
Humboldt Academic ,
Goethe Gold Medal ,
Faust Green ,
Current Chongqing ,
Chongqing Library Honours ,
Transport University Honours ,
சீனா ,
ஜப்பான் ,
ஷாங்காய்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வியட்நாம் ,
குடியரசு ஆஃப் ,
பெய்ஜிங் ,
என சினோ ,
இத்தாலி ,
ரஷ்யா ,
நான்ஜிங் ,
பெங் லீ ,
குவாங்டாங் ,
ஜெர்மனி ,
ஹேநான் ,
யாங் வு ,
சோங்க்கிங் ,
பிரான்ஸ் ,
ஸிச்வாந் ,
க்யாந்ஸ்யூ ,
அமெரிக்கா ,
மேற்கு ஜெர்மனி ,
சீன ,
சோவியத் ,
ஜெர்மன் ,
ரஷ்ய ,
யுங் சாரி ,
ரஷ்ய கல்லூரி ,
வரலாறு உயர் பள்ளி ,
கனடா மகில் பல்கலைக்கழகம் ,
உயர் பள்ளி ,
வெளிநாட்டு வாழ்க்கைத்தொழில்கள் ,
ஆராய்ச்சி சீனா ,
சாதனை விருது ,
கிழக்கு பள்ளி ,
மார்க்சிஸ்ட் ,
கிழக்கு சீனா ,
கிழக்கு ஆசியா ,
மேற்கு நாடு ,
ஜெர்மனி சட்டம் ,
சீனா இலக்கியம் ,
யூரோப் நாடு ,
ஜெர்மனி ஜனநாயக குடியரசு ,
புதியது சீனா ,
நான்ஜிங் பல்கலைக்கழகம் ,
ஜெர்மன் இலக்கியம் ,
சீன ஜெர்மன் ,
ப்ரைம் அமைச்சர் ,
படி சா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