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参观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纪事
浴血荣光,永葆初心启新程
盛夏,北京。复兴路上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内,人流如织。各界观众争相前来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
朱德南昌起义时使用的手枪、粗糙的红军草鞋、叶挺在监狱中写下的《囚歌》手迹、新中国成立前夕传达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的电台……1580余件珍贵文物、800余张照片和大量历史文献、视频短片等,布设在馆内600米长的展线上。主题展览聚焦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景回顾党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突出展示习主席领导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的伟大实践,生动反映人民军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铁血忠诚。
追忆浴血荣光,感悟百年华章。主题展览自7月6日开展以来,军博已成为不少观众重温峥嵘岁月、传承奋斗精神的体验地,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军博相关统计显示,截至8月1日,前来军博参观的观众达34万人,线上线下留言11万条,参观、留言热情持续高涨。
回望,不忘来时走过的路
“辽沈大地起狼烟,兄妹一家把军参,初战塔山阻击战,铁心跟党意志坚……”在缓缓流动的人群里,一位头戴黑色礼帽的老人拄杖前行,嘴里轻声吟诵,眼神似乎在寻觅着什么……
记者上前询问得知,这位老人是北京卫戍区某干休所老干部唐磊,今年已94岁高龄。1948年秋,唐磊带着两个妹妹一同参军。参军后, 唐磊打的第一场仗就是塔山阻击战。他寻觅的,是“塔山英雄团”的战旗。
在悬挂着百面荣誉旗帜的长廊里,当唐磊老人看到“塔山英雄团”5个大字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抬头仰望,热泪夺眶而出。
“天气寒冷,战友们紧握武器牢牢‘钉’在阵地上,阻击数倍于己的敌人,6天6夜的战斗异常惨烈。”忆及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唐磊老人动情地说:“塔山阵地成为国民党军无法跨越的铜墙铁壁,人民军队始终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党和人民战斗!”
硝烟远去,号角回响。向身边观众分享这段历史时,唐磊老人感慨地说:“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铁心跟党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一场场胜利。走进新时代,我们更要听党话、跟党走,赢得更大的胜利、争取更大的光荣。”
94年前,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响彻中华大地,迎来人民武装革命的破晓。自此,英雄的人民军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穿越战火硝烟,经历血火洗礼,用一个个胜利迎来辉煌,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护航。
岁月如梭,初心如磐。在偌大的展厅采访,不时会碰见胸前挂满军功章的老兵和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他们大都满头银发、边走边看,专注、投入的神情令人肃然起敬。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熟悉的展品文物时,就会激动地讲述他们熟悉的红色故事。
“坑道中的战斗堡垒”展区前,抗美援朝老兵王振华驻足观看。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某部八连曾先后两次打光重建,坑道党支部像磁铁一样把官兵团结凝聚在一起,连队官兵以极强的战斗韧劲,坚守坑道阵地14昼夜,击退敌人无数次进攻,最后将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战后荣立特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钢铁红八连”荣誉称号和“出国作战第一功”锦旗。
凝视着纸页发黄的血书,王振华老人激动地说:“习主席‘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习主席的讲话掷地有声,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凝望,热血澎湃书写忠诚
走进博物馆,在一块描述惨烈战斗的展板前,我驻足凝视,猛然间,“湘江之战”4个大字闯入我的视野。
两年前,我作为一名新排长进入部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在旅史馆听讲解员讲湘江之战。旅队是从平江起义的硝烟中走来的。血战湘江时,前辈们英勇杀敌,以伤亡400余人的代价完成阻击任务。战斗最激烈时,一天内有两任团长壮烈牺牲……
此刻,站在湘江之战展板前的我,仿佛与两年前站在旅史馆巨幅油画前的我“相遇”,不同的时间与地点,因同一段历史而同频共振。
博物馆展厅深处,百面战旗威武排列,在灯光的映照下,如雄师列阵。这里的每一面战旗都代表着一段无上荣光。每一名军人都会被这红旗漫卷深深冲击和震撼。
仰望战旗,渴望荣光。
我看到“何万祥连”的连旗赫然在列。抗日英烈、战斗英雄何万祥,是我们 “红二连”的老连长!77年前,年仅29岁的何万祥率部进攻敌军炮楼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至今日,“红二连”晚点名时,第一个呼点的仍是老连长“何万祥”的名字,连队全体官兵都会以一声“到”来应答。
“红二连”是毛主席亲自指挥过的英雄连队。军人视荣誉为生命。连队官兵将毛主席亲笔题写的“英勇胜利”4个大字视作珍宝。“英勇胜利”成为旅队的精神旗帜,也成为旅队每一名官兵奔腾的红色血脉。
随着主题展览时间线不断推进,人民军队昂首迈进新时代。我看到习主席手握数字化单兵作战装备的照片。照片中,向习主席展示数字化建设成果的是我部“杨子荣英雄侦察连”官兵。
我常听这个连的战友们说,“我们连是习主席视察过的连队,我们的老排长是侦察英雄杨子荣!”战友们每次讲起,脸上洋溢的满满都是自豪。
赓续红色血脉,矢志奋斗强军。从率先跨越骡马化,到全军首批摩托化部队、首支机械化部队,再到首支数字化部队,部队武器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队“坦克兵王”一级军士长丁辉曾五上阅兵场,4次驾驶头车,他曾对我说:“入伍28年,历经数次装备升级换代,如今我们拥有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依然要传承前辈‘英勇胜利’的精神,跨越新的艰难险阻,书写更大的光荣。”
走出博物馆,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党旗所指,军旗所向,军旗永远跟着党旗走。我坚信,作为“英勇胜利”部队的传人,旅队官兵一定会牢记习主席嘱托,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作者系第82集团军某旅排长)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