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和煤炭行业 机构这样看
对于电力行业,中信证券近日的研究观点认为,前5月全社会用电量高增,预计年内增速前高后低,全年需求景气度较高。火电公司受制于煤价高企,盈利能力面临压力,积极转型风光发电的龙头公司或将展现出超预期业绩韧性。大水电装机有望于7月前后启动新一轮密集成长,且电力紧缺形势下以云南为首的多地电价存在持续改善预期,有望在稳健的类债属性基础上实现增量弹性。在火电受制于燃料成本而增发意愿不足的情况下,核电有望成为填补电力供需缺口的重要电源,利用小时数有望显著提升,且后续新装机料得到持续支持。风电光伏运营商受益于2020年末的陆上风光大幅抢装以及2021年的海上风电抢装,业绩普遍有望高增;2021年平价项目无需参与竞价且陆上风机大幅降价,利好新项目收益率;其中龙头央企凭借资源、资金成本、技术优势,有望持续领跑行业。中信证券推荐长江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中广核电力(H)、福能股份,关注三峡能源、华润电力(H)。
对于煤炭行业,信达证券的研究观点认为,供给方面,“十三五”期间“保供应”政策导向下核增/核准产能释放在2019年达峰,2020年开始明显收敛,而晋陕蒙新以外省区资源枯竭和产能退出加速,全国煤炭产量增量将在2021年继续趋势性收窄,且区域结构性矛盾尤甚;中长期看,行业进入门槛明显抬高,同时大型煤炭集团受制于财务负担和“双碳”目标下的转型述求,新建煤矿的意愿和能力明显收敛,未来供给端增量呈边际收缩态势,并逐步加速。需求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2021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引,2021年煤炭消费占比要从56.8%下降到56%,单位能耗减少3%,假设2021年GDP增速6%,煤炭消费增长约0.39(亿吨标准煤),折合原煤约5500万吨;“十四五”期间在GDP保持年均5%的增速下,充分考虑新能源替代,煤炭消费仍将有年均4000万吨以上的增量。
综上,信达证券认为,表外产能合法化接近尾声,近年新核增/核准煤矿快速收敛且核增门槛提高,限制煤企短期增产潜力;考虑煤企建矿意愿和能力下降以及3年以上的建矿周期,煤炭供给在“十四五”期间或难响应需求增长,煤价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在龙头煤炭企业普遍降本增效及内生外延成长下,盈利有望趋势抬升。此外龙头煤企现金盈利能力强劲,同时资本开支收窄,富余现金流更大概率回报股东,改善投资者收益水平。当前煤炭板块估值尚未充分体现行业景气程度及持续性,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