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emela.com

Latest Breaking News On - Yang pu riverside - Page 3 : comparemela.com

建筑遗产在社区|近30余年上海城市更新模式的探索

在一轮完整的盘点之后,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发现,光有点状的保护对象是不够的,城市底色才是构成一个城市特有风貌特征的主力军。因此,在 第二阶段 ,也就是从2000年开始,到2012年左右,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划定了中心城区的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通过大量的普查和调研工作,将风貌区中的建筑按照不同级别分成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保留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其他建筑、应当拆除建筑等6大类,对其分级、分类制定保护和保留要求,形成以片区为整体风貌底色,从点及面的保护要素。在这个阶段中,政府还颁布了非常多保护和管理的法规条例,针对风貌区、保护街道、保护河道、单体保护建筑等,被称为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的制定时期。 第三阶段 2017-2019年上海调研和甄别的历史建筑和风貌区数据�

建筑遗产在社区|杨浦滨江 南厂北居 的过往|上海市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原标题:建筑遗产在社区|杨浦滨江“南厂北居”的过往 2011年,几位居住在上海杨浦区的志愿者发现聂家花园正在被拆除,联系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希望能借助基金会的力量把这栋老建筑保留下来。在阮仪三老师的呼吁下,聂家花园主体建筑得以保留,随后志愿者们还自发制作了《杨浦历史建筑:民间版》地图册,拍摄和记录了许多当时未被列入保护名单的历史建筑。一晃十年过去,当年地图册上的建筑有20处被新增为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或文物保护点(单点建筑居多),3处重建,仍有13处被列入了征收范围(成片建筑居多)。2021年6月20日,正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刚过不久,由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和澎湃新闻·城市漫步联合主办的“南厂北居的杨浦滨江”志愿者座谈和漫步活动在杨树浦救火会旧址开启。本文整理

© 2025 Vimarsana

vimarsana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