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 从艾瑞奇俯视壮观的西地中海日落,下面暗处是山脚下的城市Trapani.
图7 从艾瑞奇俯视地中海的美景
图8 在钟塔分开的大教堂前,与从中国来开会的中科院物理所范福海、李方华双科学院院士夫妇合影。李方华院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2003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在离爱瑞奇山脚下的城市Trapani 不远的地中海里有几个西西里的卫星小岛,Mothia 是其中的一个。Mothia 城是公元前8世纪所建,是当时腓尼基人最主要的几个殖民地之一,也是当时与西班牙、撒丁及中部意大利通商的要道码头。它跟很多当时腓尼基人的居住地一样,选在离海岸不远的小岛上,四周水不深,既便于防御又可安全锚船。Mothia 最终于公元前397年 被战火所毁灭。我们来到岛上,看到当时留下来的城墙、南北城门、寺庙废墟和在考古博物馆里陈列的大量腓尼基时代的文物,完全可以联想到三千年前这个小岛上的繁华景象。这个博物馆是由自然科学、历史、考古学家魏塔克(Joseph Whitaker) 所建,出身英国富商家庭的魏塔克于本世纪初买下了这个小岛,对Mothia 展开了系统的考古开发,对西西里及Mothia 的考古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魏塔克去世后,这里的考古工作并没有停止,1979年,一个公元前5世纪由希腊艺术家雕制的大理石像“年轻人”(图9) 出土了,如今也陈列在魏塔克博物馆里。
图9 公元前5世纪希腊艺术家雕制的大理石像“年轻人”
有一天,我们的“会议日程”是横跨西西里,游览西西里西部。早饭后,大巴拉着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下山向东,先来到古Elym王国所在的瑟杰斯塔(Segesta)附近。瑟杰斯塔这座古代城市在历史的战乱中几经毁灭重建,但最终只留下了一些遗迹可供后人去联想它在公元前五世纪时的鼎盛。这些遗迹如今孤寂地站立在Barbaro 山的坡地上,与龙舌兰、霸王树、柏树、丁香花和玫瑰色的岩石为伴(图10)。公元前五世纪建的多利安寺庙是“西西里奇迹”(Mirabilia Siciliae) 之一, 学者A.t’Serstevens 写道“据我所知,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个寺庙更庄严安详的了,它是人类创造的与大自然最融洽、协调的杰作。”人们不知道它的名字,称其为多利安寺庙是因为它有古希腊多利安(Doric)式样,36个直立的无凹槽石柱,全横梁结构,前后两面有柱顶上的人形山墙,里面没有任何的小间或支柱。
图10 多利安寺庙孤寂地站立在Barbaro 山坡上
图11 古希腊多利安寺庙
大巴向南,我们来到了西西里岛中部地区的一个农场。整个农场占地面积很大,以种植橄榄和酿酒葡萄为主,同时就地加工橄榄油和葡萄酒出口。主人非常热情,领我们参观了农场,我第一次看到了如此整齐划一、一望无际的橄榄树林。在一个大房子里主人早早为我们准备好了特别的午餐,有腌制的橄榄、自产的红葡萄酒、黄的白的奶酪以及腌肉、面包、蔬菜等。记得一个哈佛来的四川女同胞吃了一肚子腌橄榄,赞不绝口,直呼过瘾。
大巴继续南下直达地中海岸的瑟里兰特(Selinunte)。这里最有名的是公元前5、6世纪时建的寺庙群,众多的寺庙由于年代久远,没有记载,人们只好以字母从A到O 给各个寺庙(遗迹)命名。瑟里兰特由多利安人建于公元前650年,战乱、掠夺、地震以及自然的风化使瑟里兰特几个世纪前只剩下了一片废墟。那时立在地上的,除了寺庙群的石柱外别无它物。后来在原址北面靠近寺庙群的地方重建了现在的瑟里兰特。公元前五世纪建的寺庙E,有38个立柱,被修复到有了外形,供人游览(图12)。在这里,深蓝色的地中海、庄严静谧的多利安式寺庙以及寺庙桔红色的石头构成了美妙的搭配(图13)。
图12 瑟里兰特的寺庙E
图13 寺庙C,深蓝色的地中海、庄严的多利安寺庙以及寺庙桔红色的石头构成了美妙的搭配
我们来到了瑟里兰特那很长的金色海滩上,除了金沙,这里还有沙丘、海鸟、海龟和地中海岸特有的沙滩植被。五月底的地中海,晴空万里风和日丽。那天除了我们,只有个别零散游客,让人觉得我们这几十号人享受如此奢侈的一流金色细沙海滩,实在是大自然的特别恩惠。有备而来的,迫不急待地换好游泳衣裤,钻进了碧蓝色的海中游泳戏水。我没带游泳裤,把裤腿挽到最高,涉到尽量深的水里去感受地中海的柔情,没想到不小心,一个趔趄倒在了水中,浑身湿了个透,惹来同伴们的一阵开怀大笑。地中海嫌我这个远方来客跟她不够亲密,一把把我拉入了她那温柔的怀抱。地中海啊地中海,你第一次见面就跟我开这个玩笑,让我湿衣湿裤坐进巴士不说,还毁了我照相机里的胶卷和留下的珍贵镜头。第二天在艾瑞奇一个小小商店里买一次性照相机时,一个脸贴在柜台上看东西的女游客直起身问我是否从美国来,当得知我们都来自波士顿时,她兴奋得跟我这个“乡谠”说个没完。
在回艾瑞奇的路上,巴士又停在了瑟杰斯塔,这是去参观至今保存尚好的古剧场。要去看这个公元前五世纪后期的杰作,得爬上一个高山坡,一些年岁大的只好放弃,待在山脚下的游客接待站里等我们。我们气喘吁吁爬到坡顶,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令人咋舌的石头露天剧场,整个剧场顺山脊坡势修成半个凹形圆台面,20层台阶沿弧形分成7个部分,两边还有两个多利安寺庙的废墟,看来这里也是古爱里姆人祈祷上苍的地方。跟中国的深山老庙一样,虔诚可以驱使人们不辞辛劳爬到山顶上来朝拜。放眼四望,一片高低起伏的丘陵,近处是山脚下弯曲的高架公路,远处是隐约可见的地中海,以蓝天白云为衬,好一幅壮观的360度全景图(图14)!
图14 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剧场遗迹
回到山下接待站已近黄昏,组织者为我们在房前空地上安排了简单的晚餐和一个小型晚会,由当地的村民为我们表演西西里舞蹈和乐曲。大家一边进餐一边欣赏,在这荒野的黄昏里,别有情调。晚会更多的时间是大家共舞,稍微会一点的,不管多么笨拙,都尽兴了。
说到跳舞,不能不说说艾瑞奇每个星期五晚上通宵达旦的舞会。意大利人的罗曼蒂克世界有名,每到星期五晚上,年青人从山脚下的Trapani 及四周其他小镇、村庄汇集到艾瑞奇的山顶,尽情跳舞,直到天明。我不会跳舞,但很想看看浪漫的西西里年轻人。跟十来个与会者一起,交了门票里拉,进到这个灯火昏暗的露天庭院里。院子形状不太规则,是由山上地形决定的,朝向地中海的一面,是一道只有一米高、长长厚厚的石头围墙,围墙后面就是山崖。山下Trapani 的灯火依稀可见,天太黑,看不见地中海,但那一阵阵吹来的清风格外凉爽,分明告诉你地中海就在你的身后山下。这样的地方加上西西里的青年男女,充满了浪漫诗意,怪不得吸引了那么多人。西西里人跟意大利北部人种有所不同,大多黑发、苗条,姑娘们跳起舞来个个腰肢柔软,韵味十足。男男女女随着DJ起舞,也有紧紧抱在一起不随舞曲,我行我素的。我握着啤酒瓶,坐在那满天星斗下的石头矮墙上,欣赏眼前的舞会,实在是一种极好的享受。偶尔也有当地人过来用生硬的英语向你问好,友好地聊上几句。由于人多,整个院子显得有点拥挤。一起开会的一个德国blonde 邀我跳舞,俺也就大大方方入池随她一起舒展了一番筋骨(实在不能叫跳舞)。由于第二天还有活动,凌晨两点多,不待尽兴,也得走了。
十天的会期结束了,告别艾瑞奇,来到帕勒莫乘飞机返回罗马。帕勒莫是西西里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利用三个小时的间隙,匆匆在城里兜了一圈(图15,16)。随后的罗马三日游则是题外话了。
图15 帕莫的Duomo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