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前期仔猪价格偏高。前期因三元母猪效率低,二元母猪受损严重,仔猪供给有限,仔猪价格偏高,拉高了育肥猪的出栏成本。不过随着仔猪价格的下行,这一影响因素有望减弱。
三是防疫成本提升。非洲猪瘟常态化以来,整个产业链都加强了对疫情的防范,洗消、隔离等重复性费用加上新建防疫设施等一次性投入都导致整体成本大幅上行。据估计,防疫洗消方面带来的成本增加达到1.5元/公斤。
有养殖企业建议,国家是否可以考虑在玉米进口的配额上对民营企业放开更多一些,企业可以从玉米饲料方面降低一定成本。
据了解,牧原股份已围绕粮食产区进行供应链布局,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和订单农业,提高公司对产区粮源品质的管控能力,构建采购生态;积极开拓全球采购渠道,打造公司原粮采购优势;根据粮食市场行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配方,推行低蛋白日粮,小麦、稻谷与豆粕等灵活搭配。
新希望六和证券事务代表白旭波表示,龙头企业的真正优势不在于跟随周期波动,而在于依靠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能在猪价高时比平均水平盈利更多,在猪价低时不至亏损或少亏。
降本增效,猪企积极“应考”
牧原股份表示,面对行业周期性波动,公司一方面合理控制资本开支,保证现金流安全,根据资金情况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持续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升级,助推养猪产业提升生产效率,复制标杆成绩,降低生产成本。
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为275.6万头,较3月底有所下降。主要是公司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对产仔数较低的母猪进行了主动淘汰;另外,对健康基础差的母猪场进行替换更新,打造高健康猪群。同时,调整发展节奏,由快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停止了在生长场进行大圈配种,保证顺畅运营。
正邦科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的猪市行情会影响一些企业的扩产计划,“大家会点一下刹车,不像去年有栏舍就满上生猪产能,会用新的现代化产能填补,追求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正邦科技主要通过三种方式降低成本:一是提前淘汰低效种猪;二是降低饲养成本,如用小麦替代部分玉米;三是加强养殖管理,开发App,可从投苗、饲养、防疫等各个养殖环节对农户进行指导。为把成本降到最低,正邦科技加大自繁自养的产能占比,2020年“公司+农户”产能占比达60%,预计到2021年底,公司自繁自养产能占比将达到60%。
新希望六和对新华财经表示,基于对当前和未来两三年的市场环境判断,尽管现在对猪产业的经营导向进行了调整,但新希望六和将坚持发展猪养殖产业,只是将更加强调“经营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聚焦价值和利益最大化,并从发展方向和经营导向上作出改进。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