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emela.com
Home
Live Updates
【新聞看點】孟
【新聞看點】孟
【新聞看點】孟晚舟呈新證定命運 邱香果案中案
為此兩週前,加拿大議會還通過了指責政府「藐視議會」的動議。但這也沒能使政府方面鬆口,眾口一詞,聲稱「涉及個人隱私和國家安全」。
記者庫珀認為,很可能是特魯多政府擔心披露這些文件會證實,政府沒有聽取情報安全機構的建議,犯了巨大的錯誤,尤其是來自中共的間諜活動。
而卡爾文教授認為,有關邱香果夫婦的「關鍵證據」,可能是來自某個盟友。如果公開這些信息,可能會暴露敏感情報來源。
不過還有一種猜測,就是與加拿大內政有關。美國之音指出,現任總理特魯多很可能在今年秋季宣布進行大選,以改變目前以少數黨執政的局面。不想公開邱香果事件,是擔心會節外生枝。
生離死別,香港人的日常
還有一個畫面,是兩名女子擁抱在一起。那名黑衣女子的表情,顯然是在哭泣。我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但是這些無聲的畫面具有強烈的衝擊力。正如網友簡單文字的描述,「留或走?千頭萬緒。決意離開,總有不捨……」
對這種離別的滋味,我在當年也有感受。當年我離家的時候,很多親人和朋友去送我們。大家雖然誰都沒有說,但每個人都明白,再次相見不容易了。所以在我們起身走向閘機的時候,所有人都哭了。
如今這種事情,就發生在曾經的移民城市香港。
24年之後,香港人發現,歷史開了一個大玩笑。中共去年強推「港版國安法」,使香港的自由一天天被收窄,如今已經變成、甚至超過了中國大陸。
前天(6月28日),香港政府突然宣布,從7月1日零點開始,禁止英國客機來港。當局的理由是英國疫情反彈,所以啟動「熔斷機制」。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清楚這背後的原因。
所以搶在這一天之前,許多香港人抓緊逃離。因為就怕這一天過後,想直飛英國,就不那麼容易了。現在的香港人,告別、送機、灑淚道別,幾乎變成了日常。
事實上,過去幾個月,前往英國的機場櫃檯前一直是人滿為患。自由亞洲表示,「祖父母抱著一臉懵懂的兒孫哭成淚人、叮嚀再叮嚀,又或舉家老幼一道飄向未知遠方」。被時代拆散的香港人,有點像當年流散四方的猶太人。
老移民覺醒:中共沒底線
但是這兩年,香港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張用了一個「陌生」來描繪現在的香港,他說這次「很貼切」,因為現在的香港「已和我以前熟悉的香港很不同」。
老張對自由亞洲說,「哀莫大於心死」,現在「完全沒有回香港的動力」。「怕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但即使保證我回來不會有事,我都不想回,除非必要。因為目前的狀態,我是對香港死心。」
老張說,「你跟我說一國兩制?你跟我說什麼都不行。你跟在中國大陸有何區別?我以前都覺得大家有商有量,大家有些火花,但可以和平共存。現在的情況是,你不表態也是犯罪。」
反送中期間,經常在網絡上看著香港的示威現場。看著故土被蹂躪,老張很憤怒,但又無能為力。活了70年,頃刻之間大夢初醒,老張才知道自己過去太天真了。
伴隨著覺醒,恐懼也來了。自己的家人仍然在香港,老張擔心會成為人質。也怕有家人離世必須回港時,有家回不去。
老張感慨地說,「事實說明我所期盼的沒有出現。有時候別人問我,是不是很怕共產黨員。我不怕,之前不怕共產黨。但是現在怕了,因為它(中共)沒有底線。就算國安法也沒有底線,你問他也沒有答案,根本就是紅線想怎麼拉就怎麼拉。」
能逃就逃 不能逃也好好生活
陳先生這一代人,既經歷過港英時代,也經歷過特區管治。他說,「我們也不是要奢求什麼,只是不想所謂的界線不斷飄移。大家有基本人權自由,其實已經可以考慮回來。」但陳先生很清楚,北京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對香港鬆綁。
陳先生說,「像『六四』一樣,過了30年,他們(中共)仍然不承認,想抹走歷史。」
初到英國,隔離之後,他參加了當地的6.12集會和支持《蘋果日報》的集會。而這樣自由參加集會,上一次還是2019年。現在這樣合法安全的參與集會,陳先生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既熟悉又陌生。
2012年到香港讀大學的Charlie(化名)是大陸人,但她認同香港人追求的民主自由價值,是港漂中為數不多的「黃絲」。反送中初期,她幾乎每個星期都去參與示威遊行,甚至在上班午休時,還去參加「和你Lunch」活動。
去年看到「港版國安法」後,她驚呆了,「完全是一個毫無香港風格、完全是內地語言和格式的一個文件。」去年一天早上,香港電台突然傳出《義勇軍進行曲》,她整個人非常崩潰。
2019年之後,Charlie對香港的歷史和身分更認同、更理解、更熟悉。她說「一旦理解了這個地方有多好,下一個想法就是,我可能需要趕緊逃」,逃得更遠。新學年開始後,她將到美國留學。
Charlie說,「如果香港光復了,我肯定會回來的。我又理解了以色列當時建國,那些以色列人從全世界回去的心情。如果哪天香港光復了,可能也會有很多人回去。」
不過選擇離開、能夠離開的香港人,只是少數的幸運兒,絕大多數被囚困在中共的牢籠之中。前面提到的陳先生給留下的香港人寫了一段話:
「無論如何,好好生活,堅持信念。做一些力有可及的事,已是很好,大家互相支持。此刻我們如水流散四方,重聚之前,願你安好。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
香港的現狀,對主張「統一」的台灣人應該是當頭棒喝。如果相信了中共,那就是在跟著魔鬼往地獄走。
25天3稱台灣國 日本「個人想法」?
今天(30),日本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在記者會上說,中山泰秀把台灣稱為「國家」,這是他「個人想法」。加藤勝信是在回應中共的要求,因為這件事,中共要求日本澄清。
這件事發生在前天(28日),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對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進行專訪。他說有必要對北京向台灣的施壓「覺醒」,保護台灣這個「民主國家」。
對這件事,中共方面昨天(29日)表示,把台灣稱為「國家」,違反《中日聯合聲明》等等。所以加藤勝信在今天回應,了解到「這是中山個人的想法」。
加藤的意思像是在安撫北京,這是中山個人的說法,不用大驚小怪。但究竟是不是中山的個人想法呢?這種事只能做,不能說。
大家知道,僅僅就這個6月,把台灣公開稱為國家,日本官員就出現過至少3次。除了這次中山泰秀之外,外交大臣茂木敏充6月3日在國會作證,第一次提到「台灣國」。6月9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及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主席枝野幸男都用「國家」稱呼台灣。
我不了解大家怎麼看,我覺得這很不尋常。在一個月當中,連續出現3次同樣的情況,你會相信這是「偶然」嗎?如果非要歸類為「偶然」,那麼這背後一定有「必然」的因素。
作為當政官員,特別是外交官員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如何稱呼台灣,這是重大政治問題。這不僅是一個稱呼的問題,它牽涉到中日關係。對這種國際大事,菅義偉和手下官員怎麼可能脫口而出呢?
如果是「脫口而出」,更可能是平時這麼稱呼的自然流露。一個人這麼稱呼,說是個人想法勉強說得過去,連續3個政府官員都這麼稱呼,在我看來,這就是日本政府的一個態度和觀點。換句話說,在日本政府看來,台灣就是一個國家。
《真實中國》畫展
Related Keywords
Hong Kong ,
United Kingdom ,
Taiwan ,
Zhuzhou ,
Hunan ,
China ,
Japan ,
Kyrgyzstan ,
United States ,
Iran ,
Beijing ,
Indonesia ,
Canada ,
Reunion ,
Bangladesh ,
Zhongshan ,
Anhui ,
Nigeria ,
Israel ,
Italy ,
Bali ,
Jawa Timur ,
Pennsylvania ,
South Korea ,
Wuhan ,
Hubei ,
Weili ,
Jiangxi ,
Canadian ,
Chinese ,
Han ,
Taiwanese ,
Yoshihide Suga ,
Wang Wenbin ,
Hong Kong Chen ,
Squarea Jews ,
Qiu Cardiff ,
Canada Public Health ,
Canada 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 ,
Huawei ,
Public Health ,
Canada Court ,
Research To Tiger ,
Hong Kong Branch Federation ,
Institute For Japan Anti ,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School ,
Health Hong Kong ,
Canada Health ,
Hong Kong Reading University ,
National Japan ,
Canadaa National ,
Democratic National ,
New Bangladesh ,
New Chinese Beijing ,
Wednesday Asia ,
Taiwan Bay State Japan ,
Hunan Zhuzhou Brilliance Goldwater ,
Zhuzhou City Hall ,
New Crown ,
Prime Minister Yoshihide Suga ,
Taiwan Bay State ,
Treasurer Ren ,
Star Iran ,
Star Pass ,
January Canada Public Health ,
Canada Federal ,
United States Voice ,
Universal Post ,
Medical Institute ,
March Qiu ,
Canada Nigeria ,
Canada Qiu ,
China Qiu ,
Qiu Professor ,
Federal Public Health ,
Hong Kong Territory Hall ,
City Hong Kong ,
Freedom Asia ,
Hong Kong English Times ,
Apple Daily ,
Democratic Freedom ,
Hong Kong Radio ,
March Her ,
New Her ,
Hong Kong Light ,
Square Reunion ,
Japan Cabinet Executive ,
Zhongshan Thailand ,
Japan Anti ,
Minister Zhongshan Thailand ,
Foreign Minister Mao Wood Min ,
Mian Strong ,
Westerners China ,
End China ,
Bell New ,
ஹாங் காங்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கிஂக்டம் ,
டைவாந் ,
ஹுனன் ,
சீனா ,
ஜப்பான் ,
கிர்கிஸ்தான்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இரண் ,
பெய்ஜிங் ,
இந்தோனேசியா ,
கனடா ,
மீண்டும் இணைதல் ,
பங்களாதேஷ் ,
ழொனக்ஷன் ,
அன்ஹுய் ,
நைஜீரியா ,
இஸ்ரேல் ,
இத்தாலி ,
பாலி ,
ஜவ டைமூர் ,
பென்சில்வேனியா ,
தெற்கு கொரியா ,
ஜியாங்சி ,
கனடியன் ,
சீன ,
ஹான் ,
டைவநீஸ் ,
கனடா பொது ஆரோக்கியம் ,
ஹூவாய் ,
பொது ஆரோக்கியம் ,
கனடா நீதிமன்றம் ,
ஆரோக்கியம் ஹாங் காங் ,
கனடா ஆரோக்கியம் ,
ஜனநாயக தேசிய ,
புதன்கிழமை ஆசியா ,
புதியது கிரீடம் ,
நட்சத்திரம் பாஸ் ,
கனடா கூட்டாட்சியின்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குரல் ,
உலகளாவிய போஸ்ட் ,
மருத்துவ நிறுவனம் ,
கூட்டாட்சியின் பொது ஆரோக்கியம் ,
ஆப்பிள் தினசரி ,
ஜனநாயக சுதந்திரம் ,
ஹாங் காங் வானொலி ,
அணிவகுப்பு அவள் ,
புதியது அவள் ,
முடிவு சீ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