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季度和上半年主要调出和调入操作以及伴随的反思如下:
1、对原来重仓的快递业龙头进行了清仓。我们原来重仓这个行业龙头的原因是基于其日常生活的粘性以及用户愿意为时间付费从而加强其行业护城河壁垒的判断。事实证明我们的误判很可能只是基于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护城河分为几种,其中一种护城河从目前的情况看来,需要永远的不停加深加阔,一旦停止就面临对手护城河的侵蚀。城里的人民则很难因为护城河存在就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基于古代战争的护城河还总是面临现代空军的越位打击。在基金管理人重读了段永平的投资心得之后,发现其早就对需要雇佣过多人力数目的行业投资提出过警示。同时在一季报之后,我们发现自己对需要基于信息优势的投资标的处于先天劣势,因此本着亡羊补牢的态度予以了认错回避。
2、对其中一个中药品种进行了清仓。在投资该标的时候主要因其估值水平长期低位,同时希望个人股东的引进能够为其在新的产业方向特别是药妆和医美等先天优势方向有所突破。但后来我们遗憾的发现自己的判读过于主观,对被投资对象的盈利模式、激励手段都与自己的理想存在误差。这一教训再次告诉本基金管理人估值陷阱的可怕之处和治理结构对投资者的长远保护弥足珍贵。
3、对白酒的香型进行了再整理。基于很可能事后会被证明为瞎子摸象的调研和主观臆测的判断,本管理人调出了依然优秀的浓香龙头,把仓位主要集中在酱香、清香和馥郁香的配置上。口味的变迁是长期和偏主观的过程,但我们只是主观的倾向了酱香和含酱高的品种的配重。上半年的大酒普遍走势落后于小酒,这一方面有资金博弈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不能排除背后有口味变迁和产业内卷的原因。消费品投资从来不是被动的就地躺赢,而是需要不断试错、纠正、再瞄准的匍匐前进。
4、增加了对医美行业特别是敏感肌龙头和注射类产品龙头的配置。我们从来都尊重新兴行业的情怀,但同时怀着威尼斯人的生意之心来使用持有人的一分一厘。男人的胃和女人的脸始终是能够产生品牌溢价和消费者定价权偏移的行业。对市场上充斥的酱香科技,医美强国之类的指责,本着君子和而不同的态度,本管理人认为投资各个产业的同道勿须相轻相煎。
5、增加了对医药的投资比重,特别是传统中药、疫苗核心品种和医疗服务的权重。我们认为,商业模式投资方法论很多。但一家企业的最终市场份额、定价权,最终取决于这个行业或者产品本身的特质有关。比如医疗服务的地区属性,功能和品牌共振就会造就细分市场的龙头独一属性,以及研究型公司在单品种路线上超越所有对手会带来的短期爆发和长期领跑的可能。一言蔽之,就是没有对手的投资是最好的品种。
二、对二季度和上半年的感慨回顾以及下半年的继续茫然:
1、从一季度到二季度,本基金重仓的一批公司被冠以了核心资产的概念,并经历了向下的大幅波动和迄今为止仍然分化的反弹。市场对这批公司的态度,使本基金管理不禁想起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出后七天内一家报纸的题目变换 ― “第一天,科西嘉怪物在儒安港登陆;第二天,吃人魔鬼向格拉斯前进;第三天,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第四天,波拿巴占领里昂;第五天,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宫;第六天,皇帝抵达巴黎”。两个季度内,我们大多数投资的对象并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只是市场的认知和投资人的主观心态调整更多。
2、其实对于管理人来说,上涨比下跌更难应付。下跌可以死扛,同时利用下跌检验自己组合的反脆弱能力和审视弱点所在。但上涨时会面临组合相对涨不动的抉择,或者涨多了存在所谓性价比品种的诱惑。大部分人的本能是兑现利润,卖出高估值公司,买入相对便宜品种或者降仓位。相应的,流传甚广的俗语是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看错需要卖,估值过高需要卖,有相对收益和更好的强势品种需要卖等等。但在我们的体系中,所谓多高算高,多好算更好,都没有能力对此做出量化的定论。本基金管理人认为,投资的本质就是从生意角度进行比较的过程。包括了资产配置比较、行业比较、公司比较等等。通过比较筛选出来的优秀公司,尽管估值高涨幅大也不应卖出的原因在于,卓越公司往往会更卓越,犯不着因为卓越的价格高低而追随平庸。
拉长维度看,估值很可能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那么,是不是再好的公司也有涨幅顶和估值顶呢?我们坦承目前还不知道答案。管理人更倾向于认为,相对于平庸的人类和公司,优质公司的生命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总有极少数公司可以穿越时空,创造价值,长成可持续的参天大树。在其面前,当下的估值只是矮小的小草。
3、本基金管理人更多的迷惑来自于希望拓展自身能力圈时候的迭代错乱:比如当习惯用商业模式和终局思维去看公司竞争格局时,会错过很多高增长低壁垒行业的投资机会。用同样的模式思维,可以在芯片设计领域找到投资对象,但对新能源领域的机会全部失之交臂。但是,相对于这种投资方法之所失,对大多数平庸机会的拒绝更为重要。我们始终认为,只有拒绝平庸,才是接近正确公司的手段。本着对持有人的信托责任所在,我们将继续殚精竭虑,在追求卓越公司的道路上继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李晓星在二季报中用4500多字来谈看法、思路,非常诚恳敬业,值得大家都好好读读。
我们保持高仓位,配置相对均衡,以科技为主,兼顾消费,重点配置了新能源、电子、传媒、食品饮料等行业,精选高景气行业中高增长的个股。
一、市场看法:
在去年底我们提出,今年的年度策略是“聚焦比较优势,回避犀牛风险”。我国的比较优势是消费和科技,最大的消费市场会诞生最大的消费公司,最多的工程师红利会诞生最好的科技公司;而犀牛风险指的是房地产相关业务。从上半年的市场表现来说,消费里的医药和可选、科技里的新能源和半导体涨幅居前,房地产相关链条的公司表现较差。我们在上半年抓住了消费、医药和科技板块优质公司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2-3月份在市场极度担心流动性和风格切换的时候大胆加仓,坚持以合理的价格买入聚焦景气度上行的朝阳行业里的优质公司,我们的基金们整体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率。
对于下半年的看法,我们对于指数的看法是总体平稳,结构性行情会显著。上半年是经济向好带来的上市公司eps的升力和流动性边际收紧带来的估值坠力之间的比赛。由于估值的变化带来的情绪变化一般是迅速的,所以整体市场体现了大起大落。随着情绪的平稳和对流动性的预期平稳,指数逐渐收复失地,整体市场走势符合我们去年底提出的前低后高的走势判断。市场只是把我们对今年一年的预期变化,在半年内走完。
展望下半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会面临一些挑战。从三大经济增长因素,消费、投资和出口来看:消费跟居民收入相关,并不会有剧烈的变动,体现平稳;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会面临一些压力,投资整体负面;随着海外产能竞争国的疫苗接种率的提升,欧美的通航逐渐恢复,我们目前没有明确的打开国门的时间,出口会面临不确定性。在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挑战的时候,货币政策跟上半年最紧张的时候相比,可能会有边际的好转。
我们认为下半年的市场驱动力量跟上半年相比,可能正好有所逆转。在下半年经济增速没有上半年快的情况下,一些行业和公司可能因为业绩的低预期而带来一些点的下跌,而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对于估值是有支撑的,整体市场情绪是稳定的。所以整体市场的走势会是平稳,不会出现上半年的大起大落,业绩可以持续维持增长的行业和公司有望迎来比较好的投资机会,结构性行情显著。对于下半年,我们的年度投资策略不变,依然会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公司,通过公司的业绩增长实现股价的增长。
二、焦点解析:
核心资产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核心资产只是一个称号,是市场里的三好学生,短期景气度好,长期空间大。市场对于核心资产有个误区,认为核心资产是不变的,但如果我们仔细回溯过去几年的核心资产,其实迭代的速度并不慢。现在的核心资产跟5年前的核心资产是非常不同的,这个背后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很多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资产都创了新高,估值不能说便宜,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换空间。长期投资价值是显著的,如果这些优质公司可以维持一个3-5年的快速增长,那买入时点的估值并没有质地和行业空间重要,对于核心资产的去伪存真是异常重要的。
大小市值的风格切换也是另一个市场关注焦点,我们从来不会刻意区分中小市值和大市值的股票风格,只要满足景气度向上朝阳行业里的伟大公司这三个维度的公司,都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中小股票的投资价值一直是存在的,从0到1的过程比从1到10的过程往往更令人兴奋。结合我们的规模所带来的冲击成本和挑中0到1公司的胜率,投资从1到10的公司往往能给持有人带来更令人满意的回报。结合目前的股价、估值和公司竞争力,我们认为优质赛道里的龙头公司的吸引力显著强于二三线公司。
同样的结论也可以延伸到a股和港股公司的吸引力之争。我们认为公司的投资价值并不取决于上市地点,而是取决于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空间、自身的竞争力以及买入时的价格。我们倾向于认为港股市场相对于a股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而因为a股可买的优质公司远多于港股,所以我们更多的仓位配置在了a股。港股里面一些有自己特色的科技和消费,比如互联网、服装、医药和博彩,可以很好的提升整个组合的风险收益比。
我们并不认为市场担心的通胀风险是主要风险点,核心原因是我们国家的cpi很低,特别是猪价的持续走低。cpi跟居民的生活成本相关,这个会导致货币政策的收紧,而PPi只是影响上游和中游的利润分配问题,不会特别影响到货币政策。只有当cpi升高时,我们才会真正开始担心流动性的变化。对于美股来说,我们认为QE的边际走弱并不会影响纳斯达克的上涨,因为这个本质是由美国的产业特点所决定的;而利率并没有太多的上升空间,这个是由美国的杠杆率决定的。
以新能源和半导体作为主要投资方向的科技:
上半年,光伏硅料价格大幅上涨,产业链环环传导,组件价格也上涨到运营商难受的地步。
国外,高电价和低利率完全能消化这一波硅料价格上涨,装机需求影响不大。我们总体判断,国内和海外的装机会超越市场目前的预期,光伏将是板块性机会,且将持续较长时间。
电动车现在是从1到100的加速阶段,同时美国推出扶持政策助推,股价也经历了大幅上涨。
下半年,产业仍将维持火热的阶段,预计数据是月月高涨。上半年,电池中游材料没有降价或涨价,量大幅增长,业绩将高增长,股价也反应了这点。但由于产能大幅扩张,中游材料下半年和明年边际弱化,电池环节会更好。另外,上游资源供给扩张相对受限,在需求推动下,价格有望继续修复。在关注现有的产业链放量的过程中,也要重视技术进步的趋势,整车重估仍在趋势中,电动车将铸就淘金时代。
5G产业链中,我们首要看好半导体的投资机会。新冠疫情下供给端受限、以及下游常态化的积极备库引发全球“缺芯潮”,需求端在汽车电子化、高性能计算、AIoT等爆发式增长带动下,我们正向看待半导体新一轮景气上行周期的持续性,缺芯背景下国产化替代会进一步加速。消费电子方面,受益于多媒体娱乐创新体验,以及全球主流大厂陆续发布新品,全球头戴显示器出货量将显著成长,重点关注VR/MR投资机会。顺周期成长方向,我们看好充分受益消费升级红利的品牌广告龙头公司。
展望未来2-3年,今年是港股的互联网巨头的布局之年。在反垄断的背景下,互联网巨头在业务拓展、报表业绩以及投资者的信心方面都处于阶段性的低点,横向比较下,估值处于合理的位置,当基本面发生拐点的时候,会体现出较大的超额收益。行业处在一波新周期的起点,随着5g硬件设备的出货加速,互联网行业将有新应用涌现以及商业模式升级。AR、VR、元宇宙等相关应用处于爆发的前夕,我们认为互联网的巨头能充分享受这波的科技创新红利。从细分赛道看,短视频、长视频、游戏等赛道中仍不乏优秀公司靠业绩的高速增长消化估值,去年疫情高基数的影响逐渐消散,业绩有望进入业绩上行期,值得重点关注。
升级永远是消费的主题,涨价和出新是企业的表现形式。从整体看,下半年消费基本面相比上半年较为平淡,尤其是传统行业,在基数效应以及延迟消费等红利消失后,增速普遍回落,大β一般,下半年仍然会体现出比较明显的结构性行情。
在传统消费领域,上半年我们错过了一些疯狂,当然在没有看清楚前,我们宁愿少犯错,不追风。下半年我们会继续坚守业绩稳定性较好,预期相对合理,长期成长逻辑清晰的高端白酒,回避高预期、高估值,以及增速确定性下行的行业和个股。对于上半年由于库存、基数等原因,一直在消化估值的调味品板块逐步提升关注。
在新兴消费方面,我们非常看好餐饮供应链和医美两大赛道,虽然行业还处于早期阶段,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但确实解决消费者痛点,需求爆发的态势不可阻挡,虽然公司壁垒需要时间构筑,但长期在这两个方向一定会出现大市值公司。
我们继续看医药整体板块,伴随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消费升级逐步推进,医药行业景气度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医药板块内部分化严重,我们需要从中挑选符合产业趋势、增长确定性高、成长空间大的优质企业。下半年,我们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是:医疗服务、医药研发外包、医美等。
医药的创新研发是国家大力推进的方向,是产业升级的趋势。我国医药企业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创新高,一级市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融资额也一直在历史高位,相关的创新药/器械以及研发外包服务是我们一直看好的方向。消费升级趋势下,兼具医药和消费属性的医美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行业需求旺盛、渗透率低;产品黏性强、使用频次高,多重因素叠加下,部分医美产品的放量是爆发式的。同样受消费升级驱动、以及国家政策鼓励下的民营医疗服务,去年受疫情影响严重,今年体现出强大的韧性,各个领域基本上都出现了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长周期角度依然是值得买(行情300785,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