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城市品牌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县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故号德清。”德清建县1800多年,拥有游子文化、防风文化,也是中国瓷之源、珍珠人工养殖技术之源、古代宫廷舞和近代丝绸工业发祥地,孕育了一代词宗沈约、唐朝大诗人孟郊、著名书画大师赵孟頫、管道昇、红学大师俞平伯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德清因德而名,因德而兴。千百年来,“德文化”在德清县得到传承和发展,为县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深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社会精神文明“外在塑形”和“内在提升”也在不断呈现新的进步。
“德文化是根植于德清的基因,古有孟郊《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今有德清民间设立的多个道德模范奖项。”德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志方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伴随政府的引导和规范,“德文化”逐渐成为德清县多年来持之以恒培育和实践的公民道德品牌。
1997年,德清当地村民马福建在武康镇太平村出资设立“孝敬父母奖”,奖励孝敬父母的优秀村民。以此为契机,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民、职工、个体户、退休老人等,纷纷出资设立民间奖项,奖励身边群众中具有尊老爱幼、拥军爱国、重视科技、热爱环保等优良品行的模范典型,掀起了一股“民间设奖、奖励百姓”的热潮,并一直延续至今。
2009年,德清县建立了全国首个展示道德典型的公民道德教育馆,通过实物、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集中展示县域公民道德建设成果,累计接待参观者超200万人次。
德清县还以各类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为原型,创作了各个门类的文艺精品,比如以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蒋引娣等为原型创作了大型现代越剧《德清嫂》、以义务守护烈士陵园半个世纪的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蔡永法为原型创作数字电影《守》等。
在“德文化”的浸润下,德清县通过以奖促德、以馆展德、以文弘德、以爱润德、以得励德,筑牢全社会道德基石,涌现了“时代楷模”群体1个、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浙江省道德模范6人,形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清现象”。
2020年11月20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德清以县级城市中排名全国第一的成绩,被正式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人有德行 如水至清”已然是德清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德清城市品牌主推广语“人有德行 如水至清”
据介绍,德清县将制定出台《德清县率先打造精神富有县域样板的实施意见》,加快构筑与共同富裕示范区相适应的新时代精神富有、美好生活高地,建设精神力量更加强大、精神文明更具高度、精神服务更加完善的美好德清。到2025年,德清将率先打造成为“理想信念强、道德品行美、文化生活富、社会风尚好”的精神富有县域样板。
“此次德清县发布‘人有德行 如水至清’的城市品牌,是推广‘德文化’、打造精神精神富有县域样板的实践之一。‘人有德行’展现的是人美心美的内在美,‘如水至清’展现的是山青水清的外在美。”梁建红表示,“这个城市品牌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得到了群众认可,具有持久性和时代性。”
[责任编辑:杨凡、崔中连]
为您推荐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