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家,孔见
孔见,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主要从事随笔、小说、诗歌创作和哲学研究,作品有随笔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赤贫的精神》《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诗集《水的滋味》、 评论集《韩少功评传》以及小说集《河豚》等,并有多篇论文发表。
《丽湖作墨,文笔成峰》摘录
文/孔见
想到南丽湖,自然就会想到湖边忽然耸起的文笔峰,虽然海拔不足两百米,却是琼北制高之地。石磊骑叠,草木扶苏,登临其上,天风呼啸,衣发飘然,琼北风物一览无余,南渡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大有飞龙在天之意。自远处眺望,则平野千里,一峰突兀,如垂天之笔,似是神人欲醮南丽湖水为墨,铺苍天云霞作纸,书写春秋大义、宇宙奥秘。有了丽湖与文峰,就如书房里有了墨池和豪笔,定安人文便不能不兴盛了。
想到定安的人文,就会想到王弘诲、张岳崧、王映斗等先贤。特别是曾任明代礼部尚书的王弘诲。嘉靖四十五(1566)年,人称刚峰的海瑞买好棺材,诀别妻子,向明世宗上疏,批评皇帝迷信巫术,生活奢华,荒废朝政,因此触犯龙颜,被打入死牢。他二十五岁的海南老乡,刚刚以进士身份进入翰林院的王弘诲,不顾受株连的危险,几度探监,为海瑞送物送药,给他以精神道义的支持。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想参与治国平天下的事业,只有考取功名一条羊肠小路。由于督学和考官们畏惧海峡的惊涛骇浪,琼州的考场一直设在对岸的雷州,使得科举之途变得陡峭而凶险。岛上的莘莘学子,哪怕要考取一个小小的秀才的功名,都要带着干粮、盘缠涉过千山万水,渡过波谲云诡、海盗出没的海峡,才可以进入庄严肃穆的考场。有的一去便没了音信,非但功名没有拿到,身家性命都不知丢到何方。因此,士子缺考的情况历代都普遍存在。明嘉靖年间,先后发生了两次严重的海难,满载考生的多条船只中途忽然遭遇风浪,呼天不应,全部丧生鱼腹。每次罹难多达数百人之众。带队的临高知县杨址因此殉职,官印也随之沉入海底。时供职于翰林院的海南人王弘诲,得知此事寝食难安,极其沉痛地上书万历皇帝。在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之后,朝廷终于同意王弘诲“奏考回琼”的奏疏,将考场设到岛上。于是才有了明清之际数十人金榜题名,考取进士的局面。
在这些进士人群中,定安高林村的张岳崧,是海南科举史上唯一的探花郎,还是清代岭南书法四大家之一,自然为后人所称叹。但人们最不应该被遗忘的,是他的孙媳妇许小韫,她是海南的李清照,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题为《柏香山馆即事》的两首绝句,就显示出她的绝代风华:
绿阴庭院午风凉,阶砌名花各吐芳。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