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决赛历时三天,在48小时的“创客马拉松”的现场比赛和评委们的作品评审和现场核查后,在32支决赛晋级队伍中选拔出晋级全国总决赛的6支队伍。“冰箱智能模块”“追光”“陪伴相框”“车衡保”“舞影”“轻度手部障碍老年人辅助手部锻炼音乐产品(中美联合组队奖)”等六项作品获得了厦门赛区特等奖,以上六个项目将代表厦门赛区参与全国总决赛。
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是由教育部主办的一项国际性顶级赛事,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青年创客在创新领域的深度交流,现已成为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的品牌活动之一。中国区选拔赛共设置13个分赛区,其中厦门分赛区由厦门大学承办。
据介绍,今年是厦门大学承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厦门分站赛的第七年,由厦门分赛区推选的作品已连续六年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前10名的优异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自2015年起就与厦门大学共建了厦大-火炬极客空间,该空间在2016年成为厦门大学唯一入选科技部备案的国家级众创空间,既是厦门大学承建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的核心,也是厦门大学落实双创教育的重要基地。
大赛自今年5月份启动报名以来,共吸引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休斯顿大学等国内外77所高校学生以及部分企业青年创客1590人组成360支团队报名参赛,成功提交项目数达196项,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都达历史新高。创客们不仅聚焦于社区、教育、环保、健康、能源、交通等可持续发展领域,还放眼于当下的社会热点,关注养老、心理等热点话题。
参赛作品体现人文关怀
参赛作品中,有为防止儿童车或电动车因碰撞发生侧翻而产生伤害的“车衡保”;有帮助孤独症儿童的“迈迈”智能机器人;有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Neckup健康伴侣”“老人帮扶智慧系统的先行者”,还有参赛选手针对水灾救援受困人员多点分布、救援工作零碎化、耗费人力多等问题,研发了基于自动目标识别与定位的水灾自巡航搜寻无人船——“轻巡”。
设计结合多门交叉学科
在技术上,参赛选手发挥专业技能,为产品提供技术支持。例如作品“智能溺水检测器”将水下摄像头和嵌入式AI设备组合到一起,并结合无人水下航行器(AUV),利用基于SiamRPN的目标跟踪算法和基于DeepSVDD的无监督异常检测算法,完成对水下泳者的实时跟踪和溺水监测。对于泳池环境下的群体用户,该队伍还将智能溺水检测器推广至水下监控场景,设计出一种基于视觉的溺水监测视频系统。
创意转化全新产品理念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厦大-火炬极客空间负责人郑灵翔表示,参赛作品非常有创意,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他们围绕主题,进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调研,针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社会和产业价值。
此外,今年厦门赛区还增设了青少年迷你创客马拉松环节,邀请厦门市中小学生到比赛现场,组成不同的创客队伍进行现场创作,进一步促进了厦门大学作为福建省重要的学术中心与创新中心对于青少年教育重要的辐射作用,为青少年从小树立创新理想、产生创新习惯起着极大的助推作用。
相关阅读: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