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摄入全谷物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谷物是重要的膳食组成部分,是人体既经济又重要的能量来源。全谷物富含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含有更多的多酚、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全谷物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它们的餐后血糖反应更低、饱腹感更强,有利于控制血糖。“虽然消费者都认为全谷物有益健康,但专业结构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24.6%的消费者能说清楚什么是全谷物。同时,95%的消费者对全谷物的营养价值认识不全面,仅有不足15%的消费者知道每天该吃多少全谷物。”前不久,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开展的专项调查《中国消费者全谷物认知状况报告(2021)》揭示了我国消费者对全谷物的认知状况。
李贝西认为,目前,我国人群肥胖率及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要逐步倡导消费者食用全谷物食品,让全谷物的消费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消费者健康水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市民日常饮食要以谷物为主,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至400克,其中每天摄入全谷物、杂豆类食物50至150克。
李贝西提醒,全谷物的摄入量还需因人而异,比如肠胃不好的老人和儿童,以及身体虚弱、缺铁性贫血、胃肠术后患者等特殊人群,应酌情减少全谷物的摄入量。
选购全谷物食品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由于消费者对全谷物认识模糊,国际上对全谷物食品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因此一些产品可能存在误导宣传等问题。
据了解,全谷物主要包括籽粒苋、大麦、荞麦、碾碎的干小麦、玉米(包括爆米花)、小米、藜麦、稻米、黑麦、燕麦、高粱、小黑麦、小麦、野生稻等。
李贝西建议,市民在选购全谷物食品时,一定要仔细看配料表,其中列在第一位的食材必须是全谷类。比如,在很多全麦面包的配料表中,排第一位的不是全麦粉,而是小麦粉。按照国家标准,配料要按照添加量由多到少、由主到次的顺序标明,也就是谁的含量最多就排在前面(建议选择全麦粉含量大于50%的产品)。有的全麦面包的配料中只是小麦粉+麸皮,同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麦面包。市民选择燕麦片时,也要尽量选择全燕麦片,而不是添加了各种成分,如白砂糖、植脂末等所谓的营养燕麦片。另外,也可以参考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国家标准规定,如果每100克产品中至少含6克膳食纤维,就可以称之为高膳食纤维,其中全谷物的添加量也不会太少。
(文章来源:襄阳日报)
Related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