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華爾街日報報導,七月底傳出智利Escondida礦場工會成員投票決定拒絕礦主提出的最新合同並罷工。必和必拓(BHP Group Limited, BHP)控制的Minera Escondida位於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是全球最大的銅礦,其產量幾乎佔到全球銅供應量的5%。不過我們就2017年罷工事件來看,當時銅價也是已經因景氣回升上漲,該事件罷工雖達44天,從2/8罷工起,銅價僅於幾天內最高漲幅達4.37%,隨即回檔震盪,因此單一罷工事件若真的發生,似乎僅能作為短線題材。
就長期使用銅的角度來看,歐洲執委會於七月中提出Fit for 55 計劃,目標在2030年達成設定的至少55%碳減排目標。該計劃包括制定汽車和貨車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的法規修正案,市場預期對電動車推廣為大利多,而這也是目前銅在未來需求使用假設上的重大改變。高盛預估,至2030年,全球電動車的銷量將達到3,200萬輛,相比2020年的銷量僅為320萬輛,此部分將挹注每年來自於電動車市場的銅需求增長約達20萬噸。其他來自綠能產業的銅需求至2025年將達到270萬噸,至2030年達到580萬噸,約相當於全球銅需求的18%。因此,銅價長線基本面仍然看好。投資人可透過美國芝商所(CME Group)旗下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銅期貨參與行情,但須留意期貨交易槓桿特性,嚴守停損,資金嚴格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