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蘋果東方桃 &#x

西方蘋果東方桃 各領風騷(李彥禎) | 美洲台灣日報


陶淵明夢裡的「桃源」。
蘋果及桃子都是艶麗又甜美好吃的果實,但可能由於産地、人文的不同,它們所形成的價值觀及歷史故事,則甚不相同,而各有千秋。
在西方,蘋果是智慧、愛情、慾望、和平的表徵。是人類有史以來鋒頭最健,影響最大的果實,至今仍欣欣向榮,方興未艾。請見下列事證:
一.上帝的禁果
根據聖經,上帝創造人類始祖,亞當後,便把他安置在伊甸園,叫他耕種,料理園子,並吩咐説:「園子各樣樹上的果子,你都可以吃,吃到滿足。祇是辨識善惡樹的果子(即蘋果),你不可以吃,因為你吃了,你就一定死。」蛇(魔鬼)對女人(亞當的妻,夏娃)説:「你們一定不會死。只是上帝知道你們吃了,那一天你們的心眼就必打開,你們必像上帝一樣,能辨識善惡。」於是,女人吃了蘋果,並與亞當分享。上帝知道原委後,很生氣,對蛇説:「你既做了這件事,就要受咒詛。你必用肚子行走,一生吃塵土度日。」上帝對女人説:「我要大大增加你懷孕的痛苦,你生孩子必多受產痛。」上帝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你妻子的話,而吃禁果,在你有之年,你必須辛苦勞碌才能吃地上的出産。你必汗流滿面才有食物吃,直到你歸了土。」
亞當、夏娃沒遵從、叛逆的行為,不但給自己帶來無限的痛苦,也讓後世所有的人類都要承擔這永無止境的原罪,除非真心悔改,得到上帝的寬恕。這代價實在太大了,比殺人放火的罪行還大,刑期更長。
二.荷馬的金果
盲詩人荷馬是希臘人,在紀元前八百年寫下西方歷史上丶文學史上最轟動丶最有影響力的兩部史詩「伊利亞得」(Iliad)及「奧狄賽」(Odyssey)。其故事的起源是特洛伊(Troy)城的王子,巴里斯(Paris)擁一個極精緻丶美麗誘人的金蘋果,是三位女神都極力想要的。天后朱諾答應給巴里斯世上最大的財富,智慧女神雅典娜答應給他最高的智慧,而愛神維納斯答應給他世上最美麗的女人。巴里斯年青、富有又聰明,毫無考慮便把金蘋果送給愛神維納斯。於是,巴里斯很愉快遵循維納斯的指示,到希臘的斯巴達城去。很快,巴里斯迷上國王米尼勞士的愛妃,海倫,並把她拐走了。米尼勞士非常憤怒, 帶希臘軍圍攻特洛伊城,而開啟九年之戰,造成雙方捐傷無數。最後希臘軍採用奧狄賽的策略,在所建的木馬中藏匿了勇士,讓特洛伊城的人把木馬拖進城裏。晚間,希臘軍突擊,一舉殲 滅了特洛伊城。
人類的慾念,衆神的貪婪,所造成的動亂丶悲劇是何其可怕呀!一般人無辜受累,真可憐!
三.牛頓的善果
牛頓(Issac Newton)是英國十七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及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
有一天,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瞑思休息時,忽然頭頂被一顆掉落下來蘋果擊 中。他摸著頭皮往樹上看,頓時悟出曾經困擾他許久的「萬有引力」的哲理來,不但引發「牛頓的運動三大定律」,甚至啟發幾百年後星際旅遊的壯舉,對人類的文明進步的神速有不可磨滅的貢獻。英國人為感謝他,特把他的遺體埋葬在倫敦 (London)的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上帝真仁慈,沒有把蘋果換成大冬瓜,否則,那天牛頓腦袋開花,後世文明便得像慢「牛」停「頓」會慢不少。幸哉!
四.賈斯伯(Steve Jobs)的「拼」果
天才又勤奮的賈斯伯把電器、電腦、網路服務拼成萬能手機、儀器,而造福全球。他的「Think differently,do differently」的理念不但帶來日新異的新産品,給人類無限的方便及歡欣,更注入空前的靈感及希望。
可惜,他傑出的成就竟遭天忌,在他正值黃金年華的56歲時便魂歸離天,留下世人無限的唏噓悲痛。他的死後哀榮是近世偉人所罕見的。在臨終前,他很感慨地說:「我一生得到無限的稱纘及財富。但,我除了工作外,很少得到快樂。」,「當一個人失去生命時,名望丶財富又有何用?」言下之意,似乎感悟人生到頭來原是一場空,而有一點悔不當初。
東方的桃子:
據說,桃子原產來自中國西北部塔里木盆地及崑崙山山麓, 色艶甜美,人吃了不但 能健健丶長壽丶幸福,又能防邪。是人人所欲求的。中國福祿壽三公之一的長壽星手持仙桃即為表徵。所以,自古以來,為求得到它,有無數的人不惜代價,而付出勞力,甚至生命。
一.齊景公的「二桃」殺三士
齊景公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人,歷經𡚒戰勤治,國勢漸強後,開始杞人憂天,疑懼朝內三戰將會叛逆篡位。宰相晏子獻計,以二桃獎賞三士,並定三士各述己功,以定奪桃落誰手。
公孫接首先搶言説:「我曾在王公在山中狩獵畤,冒命博殺猛虎以解其危。該得一桃吧!於是,向前拿了一個桃子。
田開疆見狀,不甘示弱,也起立道:「當年我曾兩次領兵作戰,攻城敗敵,有功於國!我也合該拿個桃子吧!」
古冶子見金盤的桃子全被拿走,一時大怒道:「你們確實殺過虎,滅過敵,是夠勇猛了,但當年我曾跳進黃河急流,博殺大鱉救駕,難道功勞輸給你們嗎?怎麼桃子全被你們拿走了呢?説完拔出利劍要與他們比個高低。兩人聽罷羞愧不已,覺得自己太自私、自大、無恥了,於是拔劍自刎。古冶子沒料到自己的粗魯而闖出大禍,太對不起情如手足的朋友,也覺得無顏再立於世,而也自刎而亡。
短小、手無縛雞之力的晏嬰不費吹灰之力,便把三名強悍的勇士摧毀殆盡,以絶後患。
晏嬰以高超的智慧,透視人類的自大自利貪婪的心思,而成功拔除王公背上芒刺,真是賢相也!
二.日本桃太郎
從桃核裏蹦生出來的日本桃太郞,自小以糯米飯團, 很天真丶誠懇飼養小白狗、小猴子和雉雞並和牠們結成兄弟般的情誼 。長大後,一起前往魔鬼島,為民除害。這故事簡單、天真、自然、可愛,又極富情義,非常感人。相信很多今日七、八十歲以上的台灣人,小時候一定聆聽過這難忘的故事。
日本人的溫和有禮,細膩體貼,愛整潔、守秩序,有創意、不服輸的精神是舉世有目共睹的,是值得世人的尊敬學習的。特別在武漢疫情期間,對台灣雪中送碳,及東奧世運期間,對台灣正名正義的呼聲,是值得台灣人心感五內。這是好鄰居的典範的表現。
這次日本舉辦東京奧運的災難及遭遇,可用一句「大風雨偏逢屋漏」,真倒楣透了。辛苦準備了五年,卻因疫情、天災而延誤了一年。今年日本經濟低迷、災害高懸不落、民情悲觀、消極,直到最後一天,是否如期開幕,仍舉棋不定,面臨日本自1964年舉辦奧運以來最大的困境,正是千頭萬緒不知如何開展。但最後日本終於不顧一切勇敢地「撩」下去,循規蹈矩,有條不紊,有尊嚴地辦下去,實在令人同情又敬佩。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桃太郎精神」吧!
三.陶淵明的夢裏的「桃源」,終身的理想國
陶淵明是距今約16OO年,中國最著名的田野詩人,他寫過一篇極膾炙人口的文章:”桃花源記。(文章在中學時都讀過,不贅述)僅簡述如下:
一個漁夫撐船沿溪走,走一段長路後,忽然發現一片桃花林,走到盡頭,便捨船,步入山囗。走了不遠,豁然開朗,看到一片寬廣的土地,排列整齊的房屋丶肥沃的田地丶美麗的水池,迷人樹竹花叢。雞犬、男女老少的歡聲混雜其間,非常怡然幽閒友善。詢問之下,得知他們的祖先為逃避秦朝的戰亂,而住在這裏好幾代了。他受到盛意的的款待幾天後,終於辭別踏上歸程。臨別村民囑咐:「不要向外提起這裏。」回途中他沿途做記號。但後來太守派人隨他回去尋找,卻始終再也找不到了。後來有位劉子驥的士人很響往,計劃前往,卻壯志未酬身先死。從此以後,再沒有人問津了。
從文中的敘述,很顯然這「世外桃源」純粹是陶淵明的一片痴心夢想,虛構的理想國。因水道不長,又沿途做記號,不可能「迷而不復路」。陶 淵明借村民的囑咐:「不足為外人道也。」才是他內心對暴政的恐懼丶顧忌,而隱藏,而實非真正忘卻迷路也!
跋:
陶淵明一生廉潔,愛好自然,不崇慕名利,曾另著「歸去來兮」一文以明其志。他在此序中明説,他出仕是飢寒所驅迫,而歸隱乃個性不能適應官場,其痛苦尤甚於飢寒。
這或是獨裁者所不能理解的!
有關桃子的其他故事,如讀者感興趣可閲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及第八十一回:「急兄讎張飛遇害,雪弟恨先主興兵」;及吳承恩的「西遊記」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作者為南加台僑)0802
Facebook Comments

Related Keywords

Taiwan , Japan , Bristol , City Of , United Kingdom , Kenya , Tokyo , China , Wuhan , Hubei , London , Greece , Sri Lanka , Taiwanese , Yuanminga Taoyuan , Yan Zi , Kinga Helen , Pc Internet Service , A Chuihuizhili It , Olympics , West Square , Americas Taiwan Daily , Taoyuan Apple , West Apple , Showtime Square , Bible God , Epic Erie Adriatic , Barry Sri Lanka , Tarim Basin , China Spring , Autumn Warring States , River Rapids , Japan Economy , Taoyuan Lifetime , Peach Blossom Spring , Santi God , டைவாந் , ஜப்பான் , பிரிஸ்டல் , நகரம் ஆஃப்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கிஂக்டம் , கேந்ய , டோக்கியோ , சீனா , லண்டன் , கிரீஸ் , ஸ்ரீ லங்கா , டைவநீஸ் , யான் ஜி , ஒலிம்பிக்ஸ் , மேற்கு சதுரம் , மேற்கு ஆப்பிள் , திருவிவிலியம் இறைவன் , சீனா வசந்த , நதி ரேபிட்கள் , ஜப்பான் பொருளாதாரம் , பீச் மலரும் வசந்த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