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藏地列

中国最美藏地列车,该上一万次热搜_拉萨


把最高时速
160km/h的“绿巨人”开进青藏高原,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2006年开通的青藏铁路格拉段时速不过100km/h,2014年开通的拉日铁路也不过120km/h,而“拉林铁路”一上来,就直接
刷新了这片陆地上的速度,顺便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
20世纪,美国火车旅行家
保罗·泰鲁还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
“有昆仑山脉在,铁路永远到不了拉萨。”
△有昆仑山脉,铁路就到不了拉萨?/ 图虫
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铁路不仅修到了拉萨,还把“复兴号”开到了拉萨。在“拉林铁路”开通的
第一时间,新周刊记者便动身去西藏替你们探了探路——
在雪域高原坐上160km/h的列车,纵览祖国西南的山高谷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出发吧,“绿巨人”
2021年6月25日上午10时30分,如果从高空中往下俯瞰,你会看见惊人的一幕:一条“绿色的巨龙”竟蜿蜒盘旋在欧亚和印度板块碰撞隆起的青藏高原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从拉萨出发,沿雅鲁藏布江平行前进,跨越435公里,到达“藏地江南”
林芝。
首发车司机
斯朗旺扎哪怕有8年的高原火车行进经验,也不免手心出汗、难掩激动:“这是咱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啊。”
这意味着,在
青藏高原上火车的声音不再只有“哐当—哐当—”,还有
“嗖——”。
△高原上的“绿巨人”
这趟列车被通体涂满“国槐绿”,人们惯喊它“绿巨人”,
花129元买了个靠窗的二等座,我们便开启了这趟
拉萨-林芝之旅。
其实拉萨到林芝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只有区区的313公里,但在山高谷深中,这313公里被无限拉大,成了遥不可及的“天途”。
藏族人
尼珍告诉新周刊记者,在上世纪30年代,她奶奶从林芝长途跋涉了2个月才抵达拉萨;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康藏(川藏)线通车后颠簸了一周才到拉萨;如今的她,从拉林公路开车5小时便到拉萨,
坐上“拉林铁路”动车,3个半小时便抵达拉萨。“这在过去,我们想都不敢想哦。”
△横亘在高原上的拉林铁路
西藏向来地域辽阔,海拔在
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
50%左右,又被视为
“人类生命的禁区”。
在过去,别说铁路,连修路也难于登天。1930年的《西藏始末纪要》曾这样描述当地的交通:“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
敢在“世界脊梁”上修铁路,恐怕也只有中国人了。
△工人们在给拉林铁路送电
坐在与内地列车别无二致的车厢里,我们的第一感觉是:
稳如泰山。很奇怪,自踏上这趟列车,再也没有局促、缺氧和闷热之感,反而是呼吸前所未有地顺畅。细心留意才发现,车厢里
多了供氧设备。
作为高原列车,“绿巨人”有它的自觉:车顶通风口有弥散式供氧、座椅下方有供氧设备、还有防紫外线的4层车窗玻璃。“高原缺氧”“闷热车厢”这些一般想象统统与它无缘,作为乘客,你需要做的只是,
呼吸、通过超大景观玻璃看风景。
△列车车厢内部环境 / 新周刊记者摄
当然,车窗外就是雅鲁藏布江,很多人会因为沿岸风光太美而忘了呼吸。别慌,这只是小场面。
铁路沿江而修,横贯东西,从拉萨河而出,经
海拔3600多米的协荣地区,进入雅鲁藏布江河谷,再溯尼洋河北行,直至林芝,一路上串联起高山河谷里
贡嘎、扎囊、桑日、加查、朗县、米林等县城,你完全可以想象,眼前的画面仿佛
由神挥就,高山、藏寨、田原、滩涂、峡谷争相入画,
演化了千亿年的地貌在窗外起伏,令你产生这是一趟乱入时空列车的错觉。
△从车窗向外望沿途风光 / 新周刊记者摄
美丽的背后是极端危险。但当你坐上这趟列车,很难不滋生出
身为中国人的自豪:相对高差达2500米,翻山又越岭,建设者们只好用
47座隧道和
121座桥梁小心翼翼地缝合这份“美丽”,于是全线
桥隧比又达到75%。
当进入加查县境内,你一定要留意
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这座大桥以“一桥之力”便创造了
4个“世界之最”:世界上海拔最高、跨度最大、主拱钢管直径最大、钢管拱单根管内混凝土顶升方量最多。施工时,工人们悬空35米,脚下就是66米深的雅鲁藏布江。
△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
3000多米的海拔之上,当大江大河在峡谷里咆哮,中国“绿巨人”列车呼啸而过,除了用好奇审视“拉林铁路”以外,游客们还应更多一份虔诚,一份对雪山和建造者的虔诚。
一趟列车,串联起千年西藏
这趟“拉林铁路”之旅,我们一共在沿途三个车站下了车,分别是:
拉萨站、山南站和林芝站。
这显然经过精心考量,其一,列车设站虽多,但就经过拉萨、山南、林芝三座城市,这三个站较有代表性;其二,我发现这条路线
最大的隐藏彩蛋,绝非风景宜人这么简单,而是直接串联起
藏东南地区千年的人文历史。
△横贯东西的铁路,串起藏东南地区人文历史
其实不难想明白,铁路沿雅鲁藏布江而修,
“雅鲁藏布”意为
“高山流下的雪水”,一向被藏族人视为
“摇篮”和
“母亲河”,自喜马拉雅山北麓而出,一路向东,世界最深峡谷在
林芝咆哮,化作雅砻河在
山南孕育了西藏古文明,再衍生出拉萨河护卫圣城
拉萨。
这是多么完美的契合,
一条铁路,勾兑了雅鲁藏布江和它孕育的文明。如果城市有顺序,那么一定是
先有山南,再有拉萨,最后才是“天险”林芝。
△沿雪山而出的雅鲁藏布江 / 图虫
△铁路沿着雅鲁藏布江穿行
别不信,雅鲁藏布江在
山南地区分流出雅砻河,继而形成一片富饶的雅砻河谷,这里气候温和,适合种植和放牧,于是,在公元前2世纪,
西藏第一位赞普聂赤就在这片不起眼的河谷里诞生。
没错,你可以理解为
松赞干布的老家在山南。这不是吹,尽管王朝中心后来迁往逻些(拉萨),但埋葬29代-40代赞普的
藏王墓,依旧静静地躺在雅砻河畔。
△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 / 图虫
到达山南的时候,是个阴天,但藏源文化这个命题仍然牢牢吸引着我。
西藏有很多个“第一”,是在山南创造的:第一代赞普、第一块农田、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等等,游走在这一个个古迹之间,突然想起山南站长
伊万福在采访中说的话:
“也许在山南下车的游客不会很多,但它太值得发掘了。”
△雍布拉康上干活的藏民 / 新周刊记者摄
再往下走,雅鲁藏布江分化出
拉萨河,公元7世纪,第33任赞普松赞干布目光如炬,一眼认定险要、雄峙的逻些(拉萨)更适合建立都城,于是,人与河的一拍即合,便成就这片土地上
至高无上的城市——拉萨。
无论从海拔还是精神上,拉萨都担当得起藏族人心里的“至高无上”四个字。
△拉萨布达拉宫 / 新周刊记者摄
论高度,拉萨
海拔足有3650米,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确实离“天神”很近;论信仰,“圣城”都不足以描述拉萨在藏民心目中的位置,佛说:“造像所安立之处,便是世界的中央。”那么,
拉萨就是神之居所。
比起布达拉宫,其实藏民更愿相信拉萨的灵魂在
大昭寺,这里有文成公主长途跋涉带过去的、世界上唯一仅存的
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望着2500年前的佛,你很难不肃然起敬。吃过甜茶,时光便光临林芝。
△大昭寺 / 图虫
△藏族人民在祷告 / 图虫
虽然
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宽阔的尼洋河不断滋养着这片土地,在数千年前已有人类活动,但巨大的地貌垂直落差(海拔3000米-900米),使这个地方难以形成规模城市,“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墨脱县,光是修路就花了50年。
△南迦巴瓦峰下的雅鲁藏布江 / 图虫
但林芝的自然风光,足以“封神”。放眼国内任何地方,都够得上
“顶流中的顶流”:世界最大最深的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这拐了个弯;海拔7782米的
南迦巴瓦峰在雾气里半隐半现;有森林、牧场、草原装点的
鲁朗小镇被称为“东方小瑞士”。在林芝,我们的眼一刻都没舍得眨过。
追随着“拉林铁路”,西藏人文风光尽摄。
△林芝鲁朗小镇 / 新周刊记者摄
高原和平原的“双箭头”奔赴
对我们来说,西藏无疑是“诗与远方”,是值得一生探索的雪域高原,但对藏民们来说,他们何尝不希望走出这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奔赴平原?
从唐朝起,
这就是一个“双箭头”。
△318国道的珠峰段 / 图虫
站在西藏这片土地上,你很难不去想1380年前文成公主进藏的遥遥路途:从长安出发,越陇山到达秦州(甘肃天水),西行至鄯城(青海西宁),再翻日月山过当拉山至那曲,经羊八井再到逻些(拉萨)。
到达逻些(拉萨),
文成公主的脚步也并未停止,在走访“拉林铁路”的沿线之时,我们也发现处处充斥着文成公主的足迹:拉萨的布达拉宫、大小昭寺、山南的雍布拉康(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夏宫)、昌珠寺等等。
△文成公主的足迹踏遍西藏

Related Keywords

Kunlun Mountains , China General , China , Chengdu , Sichuan , United States , Yangbajing , Xizang , Shanghai , Wencheng , Shandong , Tibet , Vietnam , Republic Of , India , Qamdo , Chile , Namcha Barwa , Ngari , Switzerland , Shaanxi , Gansu , Chinese , Gansu Tianshui , Wood Yarlung Tsangpo , Gautama Buddha , Europe Asia , Qinghai Xining , Shannana Yungbulakang , Shannan Nyingchi , Tibet Group , Universitya Shaanxi Province Tibet National University , Bridge The Force It , Office It , Maryland School , High School On No , School Her , South Region , Yarlung Tsangpo River , Southern Nyingchi , Lhasa Nyingchi , River Trans , Yarlung Tsangpo River Valley , Tahara Beach Canyon , Wood Yarlung Tsangpo River , Shannan Station , Nyingchi Station , Lhasa Shannan Nyingchi , History Trans , Himalayas Mountain , Al Quds Lhasa , Yarlung Tsangpo River Figure , Riverside Tibet , Palace Yungbulakang Figure , Palace Yungbulakang , Iraq Edmond , Yungbulakang Palace , China New , City Lhasa , Lhasa Potala Palace New , Description Lhasa , Potala Palace , Wencheng Princess , Nyingchi Jokhang Figure , City China , Light Road , Grand Canyon , Kunlun Mountains Himalayas , Hengduan Mountains , State Road , Vietnam Long Hill , May Gassan , Lhasa Wencheng Princess , Princess Wencheng , Yungbulakang Palace Wencheng Princess , Chang Pearl Temple , Sichuan Basin , Chengdu Or Chongqing , Ngari Prefecture , High School , Shaanxi Province Tibet National University , Lhasa May Kashi Shannan , Green Dragon , Meng China Country , Chile Valley , Sidelights China , China News , Transport History , World Tibet Peace , Acknowledgements China , Qinghai Tibet Group Limited , Sohu View , சீனா , செங்கிடு , ஸிச்வாந்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ஷாங்காய் , சாண்டோங் , திபெத் , வியட்நாம் , குடியரசு ஆஃப் , இந்தியா , சிலி , ன்கரி , சுவிட்சர்லாந்து , ஷாங்க்ஷி , க்யாந்ஸ்யூ , சீன , காயடாம புத்த , யூரோப் ஆசியா , திபெத் குழு , அலுவலகம் அது , மேரிலாந்து பள்ளி , பள்ளி அவள் , தெற்கு பகுதி , ஷ்ண்நன் நிலையம் , இமயமலை மலை , சீனா புதியது , நகரம் லாசா , போத்ழா அரண்மனை , நகரம் சீனா , ஒளி சாலை , மாபெரும் பள்ளத்தாக்கு , நிலை சாலை , ஸிச்வாந் பேசின் , ன்கரி ப்ரீஃபெக்சர் , உயர் பள்ளி , பச்சை டிராகன் , சீனா செய்தி , போக்குவரத்து வரலாறு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