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玄武门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不杀了李渊?_皇帝


评论
原创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不杀了李渊?
2021-07-11 07:10
来源:历史的璀璨星空
原标题: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不杀了李渊?
李世民杀李渊易如反掌,重名节也并非重点,主要是李世民和李渊的关系并没有到“必杀”地步。对于皇帝之位来说,杀父杀母之事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只要统治得好,老百姓谁会在乎。
(1)“名节”对于雄主李世民、朱棣等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事儿,关键在李渊识时务
李世民杀兄害弟,尽管打着“诛杀叛贼”的名义,但无论当时还是后世,有几个不会认为是借口?唐朝的儒家思想根本不强悍,否则武则天也做不了女皇帝。
自公元317年北方大乱起到589年天下统一,长达272年的动乱,儒家思想在统治阶层内总体是日渐减弱,更何况,李家在这期间不断地与少数民族权贵通婚。
由此,隋唐皇帝们在鲜卑文化甚至再早的匈奴文化上都有很强地浸染。隋唐初的统治阶层,对于儒家的“名节”观并不在意。
话虽如此,作为皇帝总要“最大化团结”支持者乃至中立者,能少些对手就少些对手。这才是合格帝王所为。
面对“平乱”后李世民,已经杀红了眼睛。而这时,李渊能适时支持李世民“平叛”,并同意李世民作为太子的行为,一方面救了自己的命,一方面也是父亲不得已。
李世民所面临的就是“杀父立刻当皇帝,但会有后世的坏评价”,以及“忍耐两三个月再当皇帝,自己却能博得好名声”。如此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
当然,这也要看自己是否能确保两三个月后按照“商定”的结果去做,从“政变”过程看,李世民控制了军事主力是毋庸置疑的。
军事在手,有何惧?
(2)李世民是儿子,被杀的也是儿子,作为父亲能选择什么?既然不再捣乱,李世民又何必杀之
李渊能够造反成功,其本身在时机把握、隐忍力上已经高人一筹了。见势不好保命要紧的灵活力,让李世民失去杀父的必然性。
更何况,李建成和李元吉是儿子,李世民也是儿子。面对既成事实,李渊作为父亲也只能承认李世民的合法性。
这个无论从民间的父亲还是有权有钱的父亲,都是一个道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李渊才多活了九年。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李世民兵变,两个月后李渊就禅位于李世民。九年后的635年,李渊病逝。九年时间,李世民治理下的大唐日渐兴隆。李渊也没必要为了死去的儿子,再去反对活着的儿子。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Related Keywords

Datang , Anhui , China , Lee Shimin , Lee Shimin Zhu , June Lee Shimin , , Xuanwu Gate Incident , Lee Yuan , Lee Yuan Shimin , Tang Dynasty , Tolerance Force , Sohu View , அன்ஹுய் , சீனா , லீ யுவான் , டாங் ஆள்குடி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