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媒体:误判

希腊媒体:误判美国实力,误判盟友反应,拜登的"中国路线"行不通|外交|国务卿


外媒:拜登的“中国路线”行不通
2021-07-19 07:17:27 来源: 环球网资讯
举报
分享至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希腊《现代外交》在线杂志7月17日文章,原题:拜登的“中国路线” 最近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拜登主义”将“特朗普主义”时代的言论转化为中美冲突(尤其是制度性对抗)的政策处方,结果只有一个赢家。
拜登及其团队认为,中国无意与美国共存,他们预料中国会尽早称霸。所以,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就是要破坏中国的目标。《经济学人》的文章对拜登的“中国路线”提出质疑。在国内,尽管拜登希望利用中国话题来统一两党立场,推动自己的议程,但共和党显然不会愚蠢到只要拜登在提案的封面加上“中国”,就欣然接受他的提议。
拜登不仅误判了美国目前的全球实力,也误判了美国盟友面对中国会遭受的损失。在现实中,美国政府非但没有促进共处,反而把大国之间的关系变成了“零和”博弈。
这篇文章说明了中国是如何即将主导经济领域的。除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外,以中国为首要贸易伙伴的国家数量几乎是以美国为首要贸易伙伴的国家的两倍。
至于中美竞争,德国的观点显然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国家在安全领域寻求美国帮助,而他们向中国寻求经济增长。因此,如果被迫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许多国家会选择中国。
如果拜登政府从中国抢走朋友,目标只是让美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么没有受益的盟友就会发问:“我凭什么要和美国一道做这件事?”
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立场和主张看似明确,但无论是逻辑还是其官员的行为,都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它只为美国内政服务,似乎对其他国家事务毫不关心。
例如,东南亚原本在美国的亚太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5月底东盟外长举行(视频)会议时,获邀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没有按时出席。这给东盟国家留下了拜登政府不重视他们的印象。类似的事件在拜登上台后半年内发生了数次。几周后,这些东盟国家外长前往重庆参加了(与中方的)会议。中方不仅为他们铺好了红毯,王毅外长还同他们进行了建设性的面对面会谈。
美国试图赢得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的支持。然而,研究蓬佩奥无助于美国的外交。如果拜登的中国政策路线继续沿用特朗普时代的思维和操作,那么其内政外交可能会有大麻烦。▲(作者拉伊汗·罗诺迪普罗,乔恒译)
推荐阅读:
枢密院的两位大咖近日发生了争执,为的是美国航母西太数量为零这事儿。“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啊”,充满乐观的胜利主义精神的老司机马识途嘲笑说,嘴角上挂满了不屑。“这可能是极危险的征兆”,一直保持战士的高度警惕性的老刘很忙皱起了眉头,额头写满了忧患意识。
太平洋彼岸的胡佛研究所近日也发生了一场争执,为的是“美国如何防卫台湾”。参加的所谓学者不少,比如章家敦——就是中国网民熟悉的“巧献崩溃书”的那个章家敦,再比如余茂春——就是那个被称为“美国史上最差国务卿”的蓬佩奥的“狗头军师”。不过,这两人在此次辩论中竟然被比下去了,因为他们的同行更激进,直接把“核武装台湾”这样的极端危险品端了出来。
一场秀谁对华更强硬的辩论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是美国西海岸大名鼎鼎的保守派智库,很多中国人知道它,是因为那里有个著名的中国现代史档案馆,藏有包括两蒋(蒋介石、蒋经国)日记、宋子文档案等诸多国民党高层的资料,可以说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宝库。其实,它的全称是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研究战争才是它的老本行,这不,它最近就搞了一场关于“美国如何防卫台湾”的讨论,挑起非常火爆的话题。
在胡佛研究所最新一期的在线期刊《战略》中,刊登了十几个专家学者的观点,他们对华一个比一个强硬。
在辩论中,余茂春一口气列出“应把台湾置于美国防卫伞之下的五个理由”,包括:“如果自由和民主对我们美国人还有任何意义,台湾应该得到美国的支持”;“台湾是阻止中共突破美国西太平洋防线的战略要塞”;“台湾是美国重要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伙伴”等。
余茂春声称,台湾在对付它的老对手中共方面,具有最丰富的经验,比如“台湾预防新冠病毒的奇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完全不信任大陆”。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怀疑余茂春是不是最近几个月与世隔离了,完全不知道台湾暴发的疫情闹得有多大,竟然还在讲“台湾奇迹”,不知道那已经变成笑话了吗。
章家敦说,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对中国的威慑正在瓦解。因为美国坚持“战略模糊”的政策,在“北京对美国的实力印象深刻”时,这种方法很奏效,但现在北京不再对美国心存敬畏,所以拜登应该公开宣布美国正在采取“战略清晰”的政策,也就是说,美国应该明确宣布将保卫该岛。
这两人在反华的路上已经算离谱了,但这次,他们竟然被比了下去,有人比他们还满嘴大炮。
“把核武器部署到台湾”,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安吉洛·科德维拉提出这等危险的建议。他声称,三代人以来,美国外交官通过连续削减美国在台湾的地缘政治利益来换取他们想象中的中国共产党的善意,却为“北京强行夺取该岛创造了政治和军事条件”。现在,要承认这一错误,扭转自 1949 年以来美中基本政策。
他还称,保卫台湾必须从提供“厚厚的导弹防御系统开始”,“但没有什么比核武器的存在更能阻止侵略”。就像1980 年代美国在欧洲核威慑苏联那样,当时美国将装有 W-85 核弹头的潘兴 II 导弹部署到欧洲,将它们瞄准苏联,并让人们知道美国将在欧洲面临苏军入侵时动用它们。现在潘兴导弹没了,但美国有其他导弹和核武器可以替代。
潘兴导弹
“这样的举动(在台湾部署核武器)会引发战争吗?”科德维拉没有通过任何论证就得出结论称,“相反,这是美国所能释放的最具力量、最明确的防止战争的举动”。
科德维拉是“在台湾部署核武派”,此外还冒出“支持台湾自己发展核武派”。
英国剑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安德鲁·罗伯茨叫嚣说,里根政府在 1988 年强迫台湾放弃核武器计划是犯下了非常罕见的外交政策错误,“如果今天台湾有能力威胁对北京的入侵进行毁灭性报复,我们甚至不会有这场辩论”。所以,现在台湾应学习以色列,重新发展核武器。
台湾拥核会引发“武统”
那些支持“核武威慑论”的激进学者们,为了反华反得爽,故意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事实。
第一,台湾拥核会不会引发大陆的“武统”?
香港中评社称,上世纪70年代,大陆提出武力统一台湾的三要件是“台湾宣布独立、制作核武、外国势力占领”。台“国防部”近些年推出的“中共军力报告”提出的整体评估大陆“攻台可能时机”,也包括“台湾获得核武器”。中评社称,台湾拥核会引发“武统”,这是台湾当局也深信不疑的。
第二,让台湾有核武器,真的符合美国的利益吗?
去年有美国学者呼吁支持台湾拥有核武器,连亲绿的三立电视台都赶紧带风向,集锦网友观点,对此进行嘲笑。三立电视台报道说,两岸关系紧张,就有网友问:“台湾能有威慑性核武器吗?”贴文一出立刻引发热议,不少人直言:“日本跟美国那么近,都不够格持有,台湾算哪根葱?”还网友留言说:“你没办法有足够的威慑力,还不如没有”。
美国某电台,一个整天刊发谣言进行反华宣传的媒体,却又声称“推动美国政府立场和外交政策”,而带上了官方色彩。它在报道“台湾是否需要核武”时也持否定态度,这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美国的主流态度。
它在一个节目中说,如果美国向台湾提供核武,不但使美中关系全面倒退,激化台海紧张。更糟的是,朝鲜和伊朗发展核武将名正言顺,同时也鼓励其他国家发展核武。一着多失,美国会这么做吗!
第三,即使台湾有核武器,它有多大威慑力?
美国某电台称,即便台湾拥有核武,也没有什么威慑力。因为,台湾研发核武,数量有限,无法覆盖大陆全境。反观中国大陆,只要使用少量核武,就能对纵深狭小的台湾造成全覆盖打击。
核武力量的不对等,使得台湾即使拥有少量核武,也无法对中国形成“相互保证毁灭”(同归于尽)的震慑力,反而会在战争开打前,核武设施首先遭到解放军的先制打击,如果核辐射外泄,台湾民众最先遭殃,反而不利。
这样的疑问还有很多,随便举个台湾网民的说法:台湾地域狭小,人口稠密,上哪里去试爆核弹?“没有试爆,怎知它是大龙炮,还是蝴蝶炮?”(台湾常见的两种炮仗,一种威力大,一种威力小)
章家敦们红遍美国,最终会害了谁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在耸人听闻方面被人比了下去,章家敦也迅速拿起了“核武器”。
他在7月8

Related Keywords

Taiwan , Japan , United States , United Kingdom , Iran , White House , District Of Columbia , China , Vietnam , Republic Of , Beijing , Brunei , Austria , Wu Hong , Sichuan , Russia , London , City Of , Germany , India , Taiwan Strait , Taiwan General , Israel , Nepal , Chongqing , Cambridge , Cambridgeshire , Romania , Greece , Bhutan , Soviet , Soviets , Andrew Roberts , Angelo Codevilla , Statesa Asia , Westpac , School United Kingdom University , Peace Institute Research , Hoover Institute , Cth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 Cambridge Conservative The Association , Research Peng ,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 Us National History , Research China Modern Historya Treasury It , Stanford University Hoover Institutea United States , Taiwan Department Of Defense , Us Soviet Union , State Greece Modern , United Kingdom The Economist , Southeast Asia Country , Southeast Asia , United States Secretary , Foreign Minister , Wang Foreign Minister , Philippines Brunei Indonesia Malaysia , Yet Research Peng , Romania Joe , Dangerous Goods , Stanford University Hoover Institute , United States West , Jiang Kai Shek Kuo , Research China Modern History , United States West Pacific , Mao Spring , Anti China , Taiwan United States , Communist Party , Soviet Union , Force Unified Taiwan , Taiwan Department , For Taiwan , Tai Lung , Taiwan Common , India Sikkim , Cold War , United States Camp , United Kingdom The Economist Web , Anti Asian , Cth Bureau , டைவாந் , ஜப்பான்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கிஂக்டம் , இரண் , வெள்ளை வீடு , மாவட்டம் ஆஃப் கொலம்பியா , சீனா , வியட்நாம் , குடியரசு ஆஃப் , பெய்ஜிங் , புருனே , ஆஸ்ட்ரியா , வு ஹாங் , ஸிச்வாந் , ரஷ்யா , லண்டன் , நகரம் ஆஃப் , ஜெர்மனி , இந்தியா , டைவாந் சங்கடமான , இஸ்ரேல் , நேபால் , சோங்க்கிங் , கேம்பிரிட்ஜ் , கேம்பிரிட்ஜ்ஷைர் , ரோமானியா , கிரீஸ் , பூட்டான் , சோவியத் , ஆண்ட்ரூ ராபர்ட்ஸ் , வெஸ்ட்பேக் , ஹூவர் நிறுவனம் , சீனா தி கம்யூனிஸ்ட் கட்சி , எங்களுக்கு சோவியத் தொழிற்சங்கம் , தென்கிழக்கு ஆசியா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செயலாளர் , வெளிநாட்டு அமைச்சர் , ஆபத்தானது பொருட்கள் , ஸ்டான்போர்ட் பல்கலைக்கழகம் ஹூவர் நிறுவனம்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மேற்கு , எதிர்ப்பு சீனா , டைவாந்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கம்யூனிஸ்ட் கட்சி , சோவியத் தொழிற்சங்கம் , டைவாந் துறை , க்கு டைவாந் , தை நுரையீரல் , குளிர் போர் , எதிர்ப்பு ஆசிய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