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破纪录!多地

连破纪录!多地气温直逼50℃备受"烤"验,热到电线融化、道路断裂…|高温|波特兰|热浪


  
“这是一股异常危险的热浪。”29日,世界气象组织的发言人努利斯说,“这些曾经保持凉爽气候的地区,
如今气温每天高达45°C。”
  
“我的皮肤像在嘶嘶作响。”在菲尼克斯,自然保护协会负责人安娜·贝蒂斯说,每天早晨升起的太阳,像是满怀怒火地向人们发起“猛烈攻击”。
  
  
波特兰儿童在城市公园的水池中纳凉。图源:今日美国
  俄勒冈州最大城市波特兰一直以盛夏的凉爽天气著称。然而从6月27日开始,波特兰连续三天打破了最高温度纪录,
最
新纪录高达46.6°C。
  27日,波特兰部分有轨电车宣布停运,原因是
高温融化了电缆;在波特兰南部的的维拉米特山谷,
一名农场工人猝死,当时的气温达到了40°C。
  
  
波特兰有轨电车的电缆被高温融化。图源:推特
  
  
美国544号州际公路路面因高温隆起破裂。 图源:推特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美国西部大部分地区正在进入“战时状态”:
空调的空前使用量给国家电网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电力公司计划在适当的时候断电;多地的医生向市民发出
“路面高温可能导致三度烧伤”的警告。
  电线熔化、道路断裂、引发野火…..北美多地备受“烤”验。据《华尔街日报》6月30日报道,
俄勒冈州已有63人死于高温,其中45人来自波特兰地区。
华盛顿州西雅图地区的死亡人数则是13人。
  
气象部门预测,北美本轮极端高温可能还将持续一周。美卫生官员珍妮弗·维恩斯博士说:“这是一场真正的健康危机,说明极端热浪能致命。”
  
加拿大:两天连破纪录
  据新华社消息,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法医服务处6月30日说,
连日来当地遭受罕见热浪袭击,近五日内有至少486人猝死,为同期平均值的三倍,其中大部分死亡应该与高温酷暑有关。
  27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利顿打破历史最高温度纪录,迎来46.6°C的高温。但在之后的24小时里,利顿的气温仍在持续攀升,并于28日再次打破纪录,
达到了47.5°C,两度破纪录。
  加拿大皇家骑警紧急发出通知:“注意照顾你们家中的老人,极端高温天气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往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全年超过30°C的情况不过寥寥几天。
  
民众:寻找避难场所
  因为家中没有空调,58岁的布鲁斯·西蒙斯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躲进了菲尼克斯的科尔特斯公园。西蒙斯和家人还找到了很多蹭“冷气”的方法,“在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只要你买一瓶苏打水,他们就会让你再坐一会,甚至可以睡在他们的停车场。”
  
  
波特兰市民在城市公园的人造瀑布前消暑纳凉。图源:ABC news
  位于西雅图的亚马逊会议中心如今是一个可容纳1000人的“避难所”;菲尼克斯的一个餐厅,如今被200张床填满,入口处还提供冰块和雪糕。
  
。图源:路透社
  还有爱宠人士因为担心狗狗们扛不住高温而采取了行动。波特兰一个宠物街区贴心地为狗狗们提供了“降温背心”。
  眼下,“烤”验还在继续。
  专家表示,
  
  
  但他们预测,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
  不寻常的天气模式
  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
  延伸阅读
  
直逼50℃!罕见热浪袭击加拿大,近500人猝死!美国热到进入“战时状态”
  
  高温天气下的加拿大民众,图源:海外网援自外媒
  据新华社,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法医服务处6月30日说,连日来当地遭受罕见热浪袭击,
近五日内有至少486人猝死,为同期平均值的三倍,其中大部分死亡应该与高温酷暑有关。
  而在美国,尽管最严重的热浪已在周三(6月30日)过去,但俄勒冈州报告了
63起与热浪有关的死亡。包括波特兰在内的穆特诺玛县报告,自周五以来,有45人死亡,法医称高温是死亡的初步原因。
  声明称,相比之下,从2017年到2019年,整个俄勒冈州只有12人死于高温。俄勒冈州卫生局说,最近几天在全州范围内,因热浪而就诊的人数激增了数百人。
  虽然在大多数夏天,地球都会发生非同寻常的高温热浪事件,但多名科学家认为,此次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多个城市的热浪是非同寻常的——美国国家气象局(NWS)称此次热浪为 “历史性和危险”的。
  
美加数百人疑因热浪死亡
  据海外网,近日,加拿大西部和美国部分地区遭受创纪录的热浪侵袭。加拿大媒体消息称,该国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近5天内突然死亡的人数接近500人,高温很可能是导致这些悲剧的原因。
  据新华社,从上周五开始,热浪进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致使
该省不少地区气温超过45摄氏度,个别地区高达49.6摄氏度,当地政府呼吁居民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防范高温引起的灾害。
  当地媒体6月30日报道,
6月25日至30日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共报告486人突然死亡,是往年同期突然死亡人数的约三倍。首席验尸官丽萨·拉波因特在声明中表示:“我们认为这其中大部分人的死因都是高温,还有待确认。”她说,很多死者生前独自生活,在炎热且缺乏通风的住所内被发现。
  拉波因特还称,
486人死亡仅是初步统计,随着更多信息被输入系统,数字还将继续增长。部分地区由于死亡人数激增,验尸官工作压力增加,不得不召集平时不到现场工作的其他验尸官填补空缺。拉波因特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往年没有出现过这种突发事件,导致“我们很多人措手不及”。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临太平洋,东近落基山脉,夏季一向比较凉爽,当地有些居民家里甚至没有安装空调。此次热浪来袭,当地商家的空调和风扇均被抢购一空,配有空调的酒店也是一床难求。
  加拿大环境部6月29日发布警报说,热浪正在向东部的萨斯喀彻温省、马尼托巴省移动,
极端酷热天气将持续至少一周。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向在热浪中丧生民众表示哀悼,指国民的心会与失去亲人的人士同在,又指近年长时间高温的情况变得越来越普遍,大家均知道热浪日后亦将会再临,加拿大会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令民众和下一代可以享有更清洁的空气。
  同时,极端热浪也席卷了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6月28日,
波特兰温度达到46.6℃。俄勒冈州有63人死于热浪,其中45人来自波特兰。
  据光明网援引美媒报道,
美国西部大部分地区正在进入“战时状态”。空调的空前使用量给国家电网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电力公司计划在适当的时候断电;国家气象局在推特上呼吁民众待在室内,因为“超长时长的热浪是致命的”;棕榈泉和菲尼克斯等地的医生向市民发出“路面高温可能导致三度烧伤”的警告。
  在社交媒体上,网友纷纷晒出了这波热浪的“威力”:
  
  
  
  美国热浪来袭前后的花
  除受热浪袭击之外,6月30日,美国总统拜登还探讨了防范野火的问题。与2020年同期相比,
2021年加州野火活动增加了26%,而2020年已经是历史上最严重的野火季节,烧毁了1.7万平方公里土地。
  加州大学专家称,
美国西部地区面对着120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加州58个县之中有41个县已经进入了干旱紧急状态。
  
  据了解,这波高温是一种叫
“热穹顶”的天气现象所致。“热穹顶”是指空中热高气压区域停滞不动,像巨大的锅盖捕获并聚集热量,同时不断排斥冷空气,吸收热空气,使气温越升越高。
  据中国气象台发布的气压图显示,在北美大陆的西北部形成了两个高压中心,而后当地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高压中心。
  
  专业人士分析称,这几个高压中心为“阻塞高压”,它控制下的地区会产生下沉气流和晴热天气。这就是导致往年夏季不过22℃气温的西雅图,2021年气温达到47.5℃的元凶。
  与之相似的高压也出现在了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并且导致当地出现48℃的高温,引发大量野火。
  这种“阻塞高压”在中高纬度的位置变化对全球的天气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据专家分析,这些极端气候的产生与全球变暖有关。
  
从造成伤害到气候危机
  通常来说,高温会从两方面对人体产生伤害。一种是直接的中暑;另一种则是因为某个预先存在的条件而出现。
  从直接中暑来看,通过出汗来降低身体体温的能力不是无限的。到了一定程度,人体就像其他物体,开始加热,然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包括脱水、皮肤发干,各个器官包括肾脏、肝脏和大脑等衰竭。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人们的身体已经开始烹饪。
  从因为某个预先存在的条件而出现来看,即由高温诱发了某个致命结果。比如,热应激会引发心血管紧张。对这些人来说,并不一定是身体已经“热熟”了,但他们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会导致他们死亡。而这比中暑造成的死亡要普遍。
  事实上,极�

Related Keywords

Washington , United States , Canada , Shanghai , China , United Kingdom , Palm Springs , California , Texas , Saskatchewan , Manitoba , Vietnam , Republic Of , Oregon , Lisburn , Seattle , America , British , Lee Dayton , Ya Portland , Canada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 Oregon Health Department , Country Bureau Of Meteorology , 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 United States Country Bureau Of Meteorology , Center Reuters , Xinhua News Agency , Canada West Region , Characters Of Starcraft , City Park , United States Oregon , City Portland , Start Portland , Portland South , Twitter Washington , United States West , North America , Wall Street Daily , Portland Region Washington State Seattle , Canada West , British Colombia Province , British Colombia Province Lee Dayton , Canada Royal , Canada British Colombia Province , Sri Lanka Park , Xinhua News Agency Canada West , United States Country Bureau , Friday Start , Rocky Mount , Canada Ministry , Saskatchewan Manitoba , Prime Minister , Second Coming Canada , Portland , Country Bureau , United States West Region , Vietnaml Vietnam , China Observatory , Center Professional , Siberia Region , வாஷிங்டன்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 கனடா , ஷாங்காய் , சீனா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கிஂக்டம் , பனை நீரூற்றுகள் , கலிஃபோர்னியா , டெக்சாஸ் , சஸ்காட்செவன் , ம்யாநிடோப , வியட்நாம் , குடியரசு ஆஃப் , ஓரிகந் , லிஸ்பர்ன் , சீட்டில் , அமெரிக்கா , பிரிட்டிஷ் , லீ பகல் , கனடா அமைச்சகம் ஆஃப் சூழல் , ஓரிகந் ஆரோக்கியம் துறை , நகரம் பூங்கா , போர்டிலந்ட் தெற்கு , ட்விட்டர் வாஷிங்டன் ,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மேற்கு , வடக்கு அமெரிக்கா , சுவர் தெரு தினசரி , கனடா மேற்கு , பிரிட்டிஷ் கொலம்பியா மாகாணம் , கனடா அரச , வெள்ளி தொடங்கு , பாறை ஏற்ற , கனடா அமைச்சகம் , சஸ்காட்செவன் ம்யாநிடோப , ப்ரைம் அமைச்சர் , போர்டிலந்ட் , நாடு பணியகம் , சீனா கண்காணிப்பு , மையம் ப்ரொஃபெஶநல் ,

© 2025 Vimar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