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emela.com

Page 7 - Jiuquan Su News Today : Breaking News, Live Updates & Top Stories | Vimarsana

泉湖镇:设施农业发展步入新轨道_乡村振兴_中国甘肃网

  蔬菜喝“鱼汤”,笑当好“棚友”。日前,“鱼菜共生”循环农业系统在酒泉市肃州区泉湖镇建成投入使用。这个项目不仅让传统的水产养殖和无土栽培农耕技术实现牵手,更让设施农业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在泉湖镇花寨村“鱼菜共生”项目基地大棚记者看到,西红柿、黄瓜、空心菜、丝瓜等蔬菜生机勃勃、长势喜人。与普通大棚不同的是,这里的蔬菜没有种在土壤里,而是种在铺满火山石的栽培床上。蔬菜种植区的旁边,便是鱼池,一尾尾肥硕的鱼儿惬意地在水中游弋。   “养鱼水经过过滤和微生物分解,作为‘肥料’提供给蔬菜,被蔬菜吸收过滤后,干净的水又流回鱼池供鱼生长。”项目负责人吴孝华介绍说,大棚内采用智能互联网技术控制,自动调节温度、湿度、水位等,且整个种养过程都不需要施肥和换水,既节约了成�

甘肃泉湖镇 设施农业发展步入新轨道_央广网

  蔬菜喝“鱼汤”,笑当好“棚友”。日前,“鱼菜共生”循环农业系统在酒泉市肃州区泉湖镇建成投入使用。这个项目不仅让传统的水产养殖和无土栽培农耕技术实现牵手,更让设施农业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在泉湖镇花寨村“鱼菜共生”项目基地大棚记者看到,西红柿、黄瓜、空心菜、丝瓜等蔬菜生机勃勃、长势喜人。与普通大棚不同的是,这里的蔬菜没有种在土壤里,而是种在铺满火山石的栽培床上。蔬菜种植区的旁边,便是鱼池,一尾尾肥硕的鱼儿惬意地在水中游弋。   “养鱼水经过过滤和微生物分解,作为‘肥料’提供给蔬菜,被蔬菜吸收过滤后,干净的水又流回鱼池供鱼生长。”项目负责人吴孝华介绍说,大棚内采用智能互联网技术控制,自动调节温度、湿度、水位等,且整个种养过程都不需要施肥和换水,既节约了成�

党的故事 口口相传 信仰的力量 声入人心 ——酒泉肃州区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接地气聚民心_酒泉_中国甘肃网

  夏日的午后,微风和煦。在楼宇与树荫间,飞天路社区兆祺园的“小板凳”流动课堂正在进行。支部的老党员们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宣讲稿,声情并茂地向居民群众讲述着油田人在党的带领下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故事,大家共同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怀党的恩情。宣讲过后,大家又情不自禁唱起了《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经典歌曲。   一条横幅、一本“口袋书”、一份学习资料、几个家里自带的小板凳……“小板凳”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随时随地可以开讲,群众喜欢什么形式就用什么形式,群众爱听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不仅仅是居民学习党史的“加油站”,也是学习了解各项惠民政策和社区最新资讯的“服务站”,体现出社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真味”。     “战场上到处弥漫的炮火硝烟味、血腥味�

酒泉市大力实施土地托管项目助力农民增收_酒泉_中国甘肃网

酒泉市大力实施土地托管项目助力农民增收   原标题:酒泉市大力实施土地托管项目助力农民增收   2020年,酒泉玉门市补助资金200万元,在昌马镇实施土地托管种植小麦2万亩。经过土地托管的小麦综合成本每亩节约54.2元,亩均增产50公斤,亩均节本增收164.2元。通过土地托管,312个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务工创收,合计增加劳务收入26.2万元。   项目实施中,玉门市5家农机合作社筹集资金416万元,购置大型播种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伸臂式喷药机等各类农用机械设备52台(套),整合各类农机具120余台(套),成立托管服务小分队15个,参与项目实施农机合作社营业收入达540万元,农机合作社实现了盈利扩规模、服务提质量的目标。   玉门市经管站副站长郑登科说:“通过算账对比,劳动生产成本降低了20%左右,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今年,我们计划实施

© 2025 Vimarsana

vimarsana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