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emela.com


2021-07-02 08:23
来源:华山论剑
原标题:如何看待极氪的“涨价风波”?
口碑炸裂、订单爆棚的极氪001,最近却因“涨价风波”,再次站到了风口浪尖。
事情是这样的:4月1日,极氪001上市时表示,补贴后WE版两款车型和YOU版车型的价格分别是26.6万和34.5万,7月31号(含)前该价格不会变动。然而,6月15日,极氪微信订车小程序却显示,WE版车型的价格变成了28.4万元,YOU版车型则保持不变。
这个信息一下子在网络上炸了锅:
为啥突然涨价?是否违背契约精神?因“2022年补贴政策还未出台”的说法是否站得住脚?……
这是网友讨论和质疑最多的地方。
这个话题,我关注了很多天,却不敢轻易下结论:一方面,
在我的认知中,志存高远的极氪汽车不太可能也不应该做出“杀鸡取卵”的事情,这不符合这个企业的价值观,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也不划算;另一方面,订单价格确实上调,网友的质疑没有错。
我自己尝试操作了一遍,目前WE版车型的价格确实是28.4万元,但极氪微信订车小程序上也明确标注一句话,“
因2022年国补政策尚未出台,故报价中未扣除2022年的国补价格”。
网友对此质疑,早在2020年4月,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原则上2020-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且2020年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
也就是说,2022年的补贴政策已经出炉了呀,极氪的说法站不住脚。
对此,极氪在《致关注极氪的你》中再次回应:“大家看到订购小程序上的售价有变化,是因为我们无法确定2022年具体国家补贴金额,所以,这是没有扣除补贴的产品净价。
毫无疑问,最终的成交价格,将会减去国家补贴和我们为大家提供的权益。”
其实,这个回复已经说得很明确了。我们算了一下,如果按照按照2020年4月出台的补贴政策来算的话,那么2022年交付的用户需要在26.6万元的基础上多花5400元,但极氪在官方回复中还提到“我们为大家提供的权益”,所以有可能扣除权益的话,因补贴退坡多花的钱还能更少一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补贴不退坡或者少退坡,这并非天荒夜谈。毕竟,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新能源车的发展。按照之前的规划,新能车补贴政策在2020年底就应该完全退出,但我们也看到了,至少到明年已经可以享受国补,这是国家在综合考量新能源市场发展后做出的调整。
因此,不到2021年12月31日,“无法确定2022年具体国家补贴金额”的说法并没有大问题。
那么,极氪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在我看来,
首先,在小程序的价格调整前,没有做相关的说明,导致用户的情绪瞬间被点燃。事实上,我们知道,就在6月15日,极氪汽车还举办了一个共创沟通会。会上,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高兴地向媒体分享了极氪的业绩:极氪001预售销量远超预期,即日起停止接受意向金,但依然接受大定定金。在6月15日前大定的用户,将在10月开始按顺序交付,而6月15日之后大定的用户,则要在2022年春节后开始交付。此外,极氪微信小程序新增注册用户已达31万,极氪的全网粉丝关注度更是超过100万。
成绩单喜人的背后,是对于交付时间和服务能力的烦恼和焦虑。难怪乎有媒体戏谑:“在市场行情不太乐观的大背景下,极氪的烦恼有点儿太凡尔赛了。”
如果,安聪慧在这个发布会上,对于“6月15日之后大定的用户”的价格可能受补贴政策调整而变动的信息,做更加详细的说明,舆论的压力是不是会小一些?
再或者,如一些用户所说,
如果不是在订单页面直接显示未补贴的价格,而是在交付定金的时候弹出页面,实际成交价格根据2022年的补贴政策多退少补,这样实际效果是一样的,但用户的接受度是不是会更高一些呢?
从发布至今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不难看出安聪慧带领的极氪汽车对于用户的重视程度。而且,他不仅是言必称“用户思维”,也是这么做的。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他参加了近十场的用户面对面沟通,还与用户一起玩卡丁车比赛,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哪怕是他的下属,都不可能有如此高频的沟通和互动。
之所以愿意挤出这么多时间来跟用户打交道。显然,安聪慧是希望能够补齐自己从传统车企出身的短板,希望自己能更具互联网和用户思维,真正了解用户需求,并在产品得以体现。
了解安聪慧的人应该都知道,从吉利到领克,他一直以“产品经理”自居,90%的精力都在做产品,在媒体采访时,最热衷聊的也是产品和品质。因此可以说,在企业基因中,极氪本身就是一个强产品和技术导向的企业。虽然也在努力地向用户型企业靠拢,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企业基因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比如,
目前将“用户型企业”做到最极致的应该是蔚来汽车,其创始人李斌是社会学专业毕业,联合创始人秦力洪本科学的是国际政治专业与外交专业,两个人都精通社会学和心理学,善于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在用户服务方面,有不少创新之举。
再比如,标特斯创始人马斯克是个科技狂魔,除了特斯拉外,他还在研究脑机接口、火星探险和胶囊列车等技术,因此,
特斯拉的基因就是科技和创新。最近一段时间,特斯拉在中国风波不断,用户维权事件一再升级,本质上与马斯克本人的狂妄、自负也是分不开的。
因此,
如果要分析极氪的企业基因,我觉得70%像特斯拉,30%像蔚来。这样就不难理解,愿意花时间与用户做朋友的企业,为什么在价格调整问题上,却像个不懂情趣的“直男”一样简单粗暴。
有人说,极氪的“涨价风波”,跟理想改款时引起的老客户集体维权事件有点儿类似。但在我看来,两件事情的性质和结果完全不同——理想隐瞒改款上市时间甩库存,从性质上确实有“割韭菜”的嫌疑,而且从结果上看,确实甩了库存,得到好处了;而极氪2022年交付的车辆,可能随着国补退坡而涨价(退坡最高30%,小道消息说也可能明年不退坡),从性质上看是过于实诚(显示涨价1.8万,实际最多5400元或价格不变),从结果看极氪也没因此获益,却引发了口水战和不少用户的不满。
想必此时的极氪内心OS:宝宝心里苦啊,但宝宝不能说。
像不像情侣吵架的时候,女生骂男生不懂自己,男生一脸无辜:“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错在哪里?错就错在你不懂女生(用户)的心!
当然,在这个事件中,其实我还想稍微延展下,讨论一下维权事件中带节奏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维权事件中,都有“带头大哥”。这些“带头大哥”,有的是性格比较激进的,有的是受害比较深的,有的是维权意识比较强的,有的是想从中获益的,也有的是对手的派来的卧底……
在这次极氪“涨价风波”中,也有一些带头大哥,其中一个名叫“失落的老男孩”,居然怂恿大家自焚:“一个人自焚不够,后续车主接力。连续在极氪工厂门口烧几个人,社会舆论就能压死极氪了”……
真的,我不知道你们看到这些话是什么感受,反正我瑟瑟发抖中。什么冤、什么仇啊,
如果说这不是对手派来的卧底,那真的太拉低极氪001车主的素质和水平了。
在这几个“带头大哥”的怂恿下,
各种诉求源源不断地被提出来:什么“退一赔三”、什么“免费送车”也就算了,居然还有“免费加油”——大哥,你确定不是来搞笑的吗?
在一些粉丝群里,大家也把这种“非理性维权”当笑话看,但还有两个问题,却是大部分车主比较关心的,那就是选装天幕和电压问题。其中,一些用户认为,既然YOU版是高配版,那么天幕、副驾通风等配置就不应该是选装,而应该是标配。但
也有用户认为,变色天幕是极氪听从用户意见,后期加上的,“如果新加的配置都免费的话,车商喝西北风去啊……”
另外还有些网友提出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为啥早期传播吉利SEA浩瀚架构时提到的是800V高压快充,而极氪001用的400V电气构架?
如果非汽车行业的人,确实很容易出现这样的误解。甚至一些专业垂直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也会直接将浩瀚架构的800V直接用到极氪001上面,进一步误导用户。
事实上,我们知道,架构之所以叫架构,就在于其通用性。在同一个架构下,可以同时开发出几十款车型,从而降低单车的开发成本,同时提升品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比如,在吉利的CMA架构下,有包括沃尔沃XC40、领克01、领克02、领克03、领克05、吉利星越、星瑞、星越L和极星2等近20款车型,动力匹配也包括2.0T高功率、2.0T低功率和1.5T等;再比如,丰田的TNGA架构,还分为TNGA-K、TNGA-C等,车型更是囊括几乎所有的丰田车型,这就是架构的优势。
但是,厂家在传播架构的时候,通常会以最高配置和性能来作为传播点,这可以说是行业惯例。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浩瀚架构传播的是800V高压快充,而极氪001的电压是400V。
在我看来,只要极氪001没有在官方传播时用800V误导大家,那么就不应该被diss。
极氪001上市配置表中,没有提到800V电压
另外,我看到极氪称,极氪001虽然不是800V,但依然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20公里”,
如果后续用户拿到车时,发现做不到,那倒是可以跟厂商掰扯掰扯。
总而言之,无论是“涨价风波”,还是关于变色天幕和电压的争议,我觉得
直到目前,极氪如果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及时沟通,或者处理方式不够聪明,但如果非要扣上“欺诈消费者”、“割韭菜”等帽子,那就有点儿强词夺理了。
但是,通过这个事件,
也希望极氪能够“吃一堑、长一智”,真正从中吸取教训,坚守“用户型企业”的初心,快速提升企业的体系能力。
毕竟,让用户满意,实践起来要远比理论知识难得多,绝非将安聪慧亲切地称之为“聪聪”就能实现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Related Keywords

China ,Switzerland ,Singapore ,Chinese , ,Volvo ,Toyota ,Technology Ann ,Start Press ,Chinese New Year ,Market ,Product Manager ,Lee Bin ,Sociology Professional ,Star Switzerland Vietnam ,Pole Star ,சீனா ,சுவிட்சர்லாந்து ,சிங்கப்பூர் ,சீன ,வால்வோ ,டொயோட்டா ,தொடங்கு ப்ரெஸ் ,சீன புதியது ஆண்டு ,சந்தை ,ப்ராடக்ட் மேலாளர் ,லீ பின் ,போலே நட்சத்திரம் ,

© 2025 Vimarsana

comparemela.com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