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emela.com
Home
Live Updates
消失的打麦场 不散的麦场情-千龙网·中国首都网 : comparemela.com
消失的打麦场 不散的麦场情-千龙网·中国首都网
6月12日,杨培卿博物馆里展出的碌碡。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打麦场?打麦场还有吗?打麦场该是几十年前的事儿吧……97岁的赵守文,坐在小院里的躺椅上喃喃轻语,布满皱纹的双手来回抚摸着扶手上的木纹,忆起往事,微仰着头,眼睛里、嘴角上,带着笑。
单庄,山东省单县田庙村的一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自然村,赵守文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村里最大的那个打麦场,就在村小学的对面,那里四周环绕着白杨树。
在太平车后捡麦穗,给弟弟妹妹换饼干
“一个人在前面拉着太平车,后面跟着一个人,帮忙扶着车上堆得高高的麦子。”赵守文说,以前用镰刀割下来的麦子,都用木杈挑,装在太平车上,然后拉到打麦场。车辙深一道,浅一道,人的脚丫子在泥土里走一脚,陷一脚,“前面拉车的汉子,要一直走六七里地,到了打麦场,汗水把脖子上搭的毛巾都浸透了。”
现在的孩子们,应该都不记得太平车了吧?今年65岁的杨培卿,在位于济南市商河县殷巷镇杨楼村的家里,自费建了一座公益性民俗文化博物馆。记者在一间陈列室里,见到了一辆约两米长的太平车,车体主要由车毂、车轱辘和长方体车兜构成,大轮子四周镶着厚厚的铸铁,杨培卿说,这是车瓦,让车轮变得坚硬,在它经过的地方,会被轧出两道深深的车辙,“经过无数次反复碾轧,车辙沟又平实又笔直,车子沿车辙行走,就轻松得很。”
太平车一拉起来,会“咕噜”“咕噜”响,后面就会跟着一群小孩子,追着车子捡掉下的麦穗,有胆大的孩子,就伸手往车上薅。“小孩子们在家里听自己娘说,捡麦穗,能换冰糕,有的小孩勤快,一天到晚不闲着,捡一麻袋。换来了冰糕,给弟弟妹妹吃。”
同样的记忆,赵守文也有。赵守文说,那年头家里孩子多,孩子们懂事也早,要是家里的老大,到了七八岁,就要去地里帮大人装麦子,帮大人干完活后,还要拎着大麻袋,在麦茬地里捡麦穗。
赵庆龙是赵守文的第六个侄子,今年69岁,他还记得小时候捡麦穗的经历,天没明,也就凌晨四五点的样子,爹娘就要推着车咕噜咕噜去地里割麦子,天明了,娘回来,给妹妹和弟弟喂饭,然后赵庆龙就要和大哥一起去麦地里装麦子,一人扛木杈,一人拎麻袋。“等到帮父亲把麦子运往打麦场后,我们两个就拎着麻袋,去捡麦穗,换些鸡蛋和饼干给弟弟妹妹吃。”
打麦场是游乐场,喝麦稔抢煎饼爬麦垛闲聊天
等到麦子都拉进打麦场里,麦子会像山东大煎饼一样摊开在广阔的场地上,这就要开始碾场了。赵守文回忆道,村里使唤牲口的好手,就站在麦场中间,戴着草帽,光着膀子,用长长的缰绳拴着两三头牛,让它们拉着一个大碌碡,吱吱呀呀地转圈。“转上不知多少圈,麦粒才从穗上脱落下来。”杨培卿收藏了十余只大碌碡,记者发现,那些大碌碡其实是中间粗两头略细的石磙子。
“你信不信,我曾经就拉过这石磙子。”赵庆龙告诉记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生产小队就一个牲口,有时候牲口病了,那就用人拉,三五个男人用肩膀扛着绳子,拖动起大碌碡在打麦场转圈,太阳毒辣,眼睛都被汗水浸着,脖子上挂的毛巾能拧出水来。“一晌午下来,脑子都蒙了,只有意识感到石磙子还在转,人都感受不到累了。”
赵庆龙的妻子马秀云,今年66岁,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孩子爹在用绳子拉石磙子的时候,大闺女才八九岁,就说我爹咋成牲口了,孩子很心疼,不时用毛巾给她爹擦汗。”
碾完场后,麦粒虽然已经脱落,但仍和麦秸掺杂在一起,人们会用耙子将麦秸和麦粒分开,再用木锨扬撒的方式将麦糠、麦粒分离开来。记者走访发现,即使在今天,在一些村路上,仍有人用木锨扬撒麦糠,在商河县杨楼村,记者见到一位老人,用木锨把麦糠迎风撒向空中,抛撒物形成一道优雅的抛物线,麦粒重会往前落,麦糠轻而向后飞,风一吹,粒和糠,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拨。
“麦粒是人的粮食,麦秸是牛的粮食。”赵守文说,人们会把麦秸一摞一摞地垛成垛,垛子又高又大,像一座座草房子,小孩喜欢爬麦垛,站在垛子上,往下看是地面上的麦粒,往远看,能看到田间的路,农人正辛苦地拉着太平车向打麦场方向赶过来。麦秸和麦粒,要在打麦场晒上几天太阳,才能装仓。最后,麦粒被碾成白面,成为人们餐桌上香喷喷的白面馒头;麦秸晒得又香又蓬松,被倒进槽子里,成为耕牛的饲料。
以前没有广场舞,到了傍晚的时候,村里老老少少就把打麦场当游乐场,赵守文眯着眼睛,想起发生在打麦场的许多趣事,不禁抿嘴微笑,“打麦场上的地比较瓷实,闺女们会在一片空地上跳皮筋;小小子们喜欢爬麦垛,站在高处向下扔石子;大人们搬着板凳坐一块,唠家常。”
新收的麦子碾成稔,可熬成粥,鲁西南人将这样的麦粥称为“糊涂”,赵守文说,晚饭时候,许多户人家端着碗,去打麦场边喝糊涂边聊天,“有邻居家的婶子做的煎饼好吃,也拿到打麦场上,引得小孩们疯抢。”
大概上世纪90年代末,鲁西南有了联合收割机,很快,联合收割机就完全代替了石磙,麦子直接在田间就可以脱粒、装车,麦秸直接就能打捆。打麦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历史。“这也是收藏的意义,我不能让以后的孩子们,忘记了曾经人们生活的样子。”杨培卿介绍,自己的博物馆里有一千多件农具,十多年前,为了筹建博物馆,甚至卖掉了家里在城区的房子。
麦收记忆仍在心中,麦场情不散场
6月中旬,鲁西南地区的麦收已进入末期,但大大小小的村子里,再也找寻不到一处打麦场的踪迹,从田间到粮食收购站的路上,记者发现,有许多载满麦粒的机动货车来来往往。赵庆龙说,现在很多人连晒麦子的环节都省去了,用联合收割机脱完粒后,直接拉到市场上去卖。
如今的单庄从村变成城,曾经的打麦场矗立起楼房,小区公园里,旧日村里的乡亲们,仍围坐在一起聊天、打牌、下棋。城镇化带来很多就业机会,许多人离开了耕地,年轻人大多在市里工作,即使是赵庆龙这样的老人,也在小区里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岗位。单庄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他们仍有不少人怀念旧日打麦捡穗的生活,怀念和乡邻们在打麦场一起打牙祭磨嘴皮子的时光,“那时候生活很穷,但乡亲们很亲。”赵守文说。
6月6日,河南商丘睢县村民在乡间道路上扬场。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6月12日,杨培卿博物馆里展出的碌碡。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打麦场?打麦场还有吗?打麦场该是几十年前的事儿吧……97岁的赵守文,坐在小院里的躺椅上喃喃轻语,布满皱纹的双手来回抚摸着扶手上的木纹,忆起往事,微仰着头,眼睛里、嘴角上,带着笑。
单庄,山东省单县田庙村的一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自然村,赵守文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村里最大的那个打麦场,就在村小学的对面,那里四周环绕着白杨树。
在太平车后捡麦穗,给弟弟妹妹换饼干
“一个人在前面拉着太平车,后面跟着一个人,帮忙扶着车上堆得高高的麦子。”赵守文说,以前用镰刀割下来的麦子,都用木杈挑,装在太平车上,然后拉到打麦场。车辙深一道,浅一道,人的脚丫子在泥土里走一脚,陷一脚,“前面拉车的汉子,要一直走六七里地,到了打麦场,汗水把脖子上搭的毛巾都浸透了。”
现在的孩子们,应该都不记得太平车了吧?今年65岁的杨培卿,在位于济南市商河县殷巷镇杨楼村的家里,自费建了一座公益性民俗文化博物馆。记者在一间陈列室里,见到了一辆约两米长的太平车,车体主要由车毂、车轱辘和长方体车兜构成,大轮子四周镶着厚厚的铸铁,杨培卿说,这是车瓦,让车轮变得坚硬,在它经过的地方,会被轧出两道深深的车辙,“经过无数次反复碾轧,车辙沟又平实又笔直,车子沿车辙行走,就轻松得很。”
太平车一拉起来,会“咕噜”“咕噜”响,后面就会跟着一群小孩子,追着车子捡掉下的麦穗,有胆大的孩子,就伸手往车上薅。“小孩子们在家里听自己娘说,捡麦穗,能换冰糕,有的小孩勤快,一天到晚不闲着,捡一麻袋。换来了冰糕,给弟弟妹妹吃。”
同样的记忆,赵守文也有。赵守文说,那年头家里孩子多,孩子们懂事也早,要是家里的老大,到了七八岁,就要去地里帮大人装麦子,帮大人干完活后,还要拎着大麻袋,在麦茬地里捡麦穗。
赵庆龙是赵守文的第六个侄子,今年69岁,他还记得小时候捡麦穗的经历,天没明,也就凌晨四五点的样子,爹娘就要推着车咕噜咕噜去地里割麦子,天明了,娘回来,给妹妹和弟弟喂饭,然后赵庆龙就要和大哥一起去麦地里装麦子,一人扛木杈,一人拎麻袋。“等到帮父亲把麦子运往打麦场后,我们两个就拎着麻袋,去捡麦穗,换些鸡蛋和饼干给弟弟妹妹吃。”
打麦场是游乐场,喝麦稔抢煎饼爬麦垛闲聊天
等到麦子都拉进打麦场里,麦子会像山东大煎饼一样摊开在广阔的场地上,这就要开始碾场了。赵守文回忆道,村里使唤牲口的好手,就站在麦场中间,戴着草帽,光着膀子,用长长的缰绳拴着两三头牛,让它们拉着一个大碌碡,吱吱呀呀地转圈。“转上不知多少圈,麦粒才从穗上脱落下来。”杨培卿收藏了十余只大碌碡,记者发现,那些大碌碡其实是中间粗两头略细的石磙子。
“你信不信,我曾经就拉过这石磙子。”赵庆龙告诉记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生产小队就一个牲口,有时候牲口病了,那就用人拉,三五个男人用肩膀扛着绳子,拖动起大碌碡在打麦场转圈,太阳毒辣,眼睛都被汗水浸着,脖子上挂的毛巾能拧出水来。“一晌午下来,脑子都蒙了,只有意识感到石磙子还在转,人都感受不到累了。”
赵庆龙的妻子马秀云,今年66岁,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孩子爹在用绳子拉石磙子的时候,大闺女才八九岁,就说我爹咋成牲口了,孩子很心疼,不时用毛巾给她爹擦汗。”
碾完场后,麦粒虽然已经脱落,但仍和麦秸掺杂在一起,人们会用耙子将麦秸和麦粒分开,再用木锨扬撒的方式将麦糠、麦粒分离开来。记者走访发现,即使在今天,在一些村路上,仍有人用木锨扬撒麦糠,在商河县杨楼村,记者见到一位老人,用木锨把麦糠迎风撒向空中,抛撒物形成一道优雅的抛物线,麦粒重会往前落,麦糠轻而向后飞,风一吹,粒和糠,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拨。
“麦粒是人的粮食,麦秸是牛的粮食。”赵守文说,人们会把麦秸一摞一摞地垛成垛,垛子又高又大,像一座座草房子,小孩喜欢爬麦垛,站在垛子上,往下看是地面上的麦粒,往远看,能看到田间的路,农人正辛苦地拉着太平车向打麦场方向赶过来。麦秸和麦粒,要在打麦场晒上几天太阳,才能装仓。最后,麦粒被碾成白面,成为人们餐桌上香喷喷的白面馒头;麦秸晒得又香又蓬松,被倒进槽子里,成为耕牛的饲料。
以前没有广场舞,到了傍晚的时候,村里老老少少就把打麦场当游乐场,赵守文眯着眼睛,想起发生在打麦场的许多趣事,不禁抿嘴微笑,“打麦场上的地比较瓷实,闺女们会在一片空地上跳皮筋;小小子们喜欢爬麦垛,站在高处向下扔石子;大人们搬着板凳坐一块,唠家常。”
新收的麦子碾成稔,可熬成粥,鲁西南人将这样的麦粥称为“糊涂”,赵守文说,晚饭时候,许多户人家端着碗,去打麦场边喝糊涂边聊天,“有邻居家的婶子做的煎饼好吃,也拿到打麦场上,引得小孩们疯抢。”
大概上世纪90年代末,鲁西南有了联合收割机,很快,联合收割机就完全代替了石磙,麦子直接在田间就可以脱粒、装车,麦秸直接就能打捆。打麦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历史。“这也是收藏的意义,我不能让以后的孩子们,忘记了曾经人们生活的样子。”杨培卿介绍,自己的博物馆里有一千多件农具,十多年前,为了筹建博物馆,甚至卖掉了家里在城区的房子。
麦收记忆仍在心中,麦场情不散场
6月中旬,鲁西南地区的麦收已进入末期,但大大小小的村子里,再也找寻不到一处打麦场的踪迹,从田间到粮食收购站的路上,记者发现,有许多载满麦粒的机动货车来来往往。赵庆龙说,现在很多人连晒麦子的环节都省去了,用联合收割机脱完粒后,直接拉到市场上去卖。
如今的单庄从村变成城,曾经的打麦场矗立起楼房,小区公园里,旧日村里的乡亲们,仍围坐在一起聊天、打牌、下棋。城镇化带来很多就业机会,许多人离开了耕地,年轻人大多在市里工作,即使是赵庆龙这样的老人,也在小区里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岗位。单庄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他们仍有不少人怀念旧日打麦捡穗的生活,怀念和乡邻们在打麦场一起打牙祭磨嘴皮子的时光,“那时候生活很穷,但乡亲们很亲。”赵守文说。
责任编辑:詹雨泉(QZ0018)作者:耿子叶 赵利新
为你推荐
Related Keywords
China
,
Beijing
,
Zhao Shou
,
Shaanxi
,
Jinan
,
Shandong
,
Jiangsu
,
Zhaoa Zhao
,
Gollum
,
Wood Jan Caesar
,
Wood Yi
,
Yang Museum
,
Henan Shangqiu Sui
,
Beijing News
,
Shandong Province Field Temple Village
,
Wood Pick
,
Road Light
,
County Yin Lane Town Village
,
Inter Showroom
,
Road Village
,
Yang Introduction
,
打麦场 麦场情
,
சீனா
,
பெய்ஜிங்
,
ஷாங்க்ஷி
,
ஜினன்
,
சாண்டோங்
,
பெய்ஜிங் செய்தி
,
சாலை ஒளி
,
சாலை கிராமம்
,
comparemela.com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