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emela.com


摘要:
    今年贺岁档期来得特别早,竞争也特别热。冬至没到就拉开了贺岁档帷幕,《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扎堆上影,成为年终最热的“文化大餐”。娱乐媒体紧密跟踪比较影片的票房,还长篇累牍深挖影片幕后的故事,观众们也经不起诱惑纷纷掏腰包去一睹为快。看后,尽管褒贬不一,但每部片子直冲亿元的票房势头,预示着“中国式大片”的接踵而来。    
    “贺岁片”是中国特有的商业电影的成功模式。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贺岁电影以调侃搞笑的风格和欢快喜庆的格调,对观众敞开了电影娱乐的大门。贺岁电影也从每年几部贺岁片发展成为当今丰富多彩的贺岁档期。虽然在贺岁档期中不是每部电影都能称之为贺岁片,但是借助于贺岁的彩头,每一位导演都使出浑身的解数,设法抓住该档期大显身手,甚至不惜大成本完成大制作,使得贺岁档期是每年“中国式大片”拼杀最激烈的战役。
    一线明星、大牌导演成为贺岁片的“黄金搭档”,也为“中国式商业大片”的大制作带来高回报。贺岁档期不断加速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循环,中国电影在不断积累文化体制改革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向电影强国的目标大步迈进,电影大片也不断展示我国整体电影艺术实力和商业运营能力的提升,贺岁档成为用贺岁电影来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大规模演习,电影院线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轻松渠道。
    “商业大片”是从投入产出和利润角度来定义的电影大片。投资者以获取较大的商业利润为目的,采取高风险的巨额资金投入方式,借以调动电影综合艺术表现力,依靠明星效应和媒体包装等商业手段,根据市场和受众需求来从事电影生产。商业大片一般具有投入高、风险高和回报高的“三高”特点。例如:美国的《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狮子王》、《阿凡达》等,动辄投资几亿美元制作费和几乎等比的宣传推广费,票房回报却常以数倍甚至高达几十倍增长。
    美国每年生产600多部电影,平均每一部影片的制作成本约为6000万美元,发行推广成本约为4000万美元,合计一亿美元。美国成功的大片一般票房收入超过两亿美元,而高回报的电影可达到几十亿美元。但根据美国电影工业投入产出比计算,任何一部电影都至少有50%的完全失败的风险。
    中国每年可生产近400部电影,平均制作成本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只有少数预算超过上亿人民币的大制作影片,一般能够取得1-2亿元的国内票房,就可称之为“大片”,以往票房的总值大部分是靠进口大片获得的。虽然贺岁片不一定非得是大片,但从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等著名导演开始,迎来了“中国式大片”的新时代,特别是通过贺岁片发掘出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潜力和拓展空间,今年中国票房总值有望突破100亿人民币,其中国产大片所占的票房比列大大超过进口大片,中国式大片能与美国大片一争高低。
    大片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在投入上,要资金充足;在商业模式上,要采用合理有效的运作。但仅有这些还不够,生产任何一部大片,在艺术上,要精益求精;在技术上,要制作精良。为了保持贺岁影片常青的生命力,电影人在追求高票房的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对艺术品格和文化创意有不断的追求和大胆的创新。商业化运作带来了电影市场的繁荣,但是中国观众始终期待的是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影片,也只有这样的影片才能征服观众的心。
    随着数字技术等电影科技的融入,中国贺岁片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去实现艺术的梦想。艺术在商业化的推动下产生的商业大片更需要强调科学的市场运作。近年来,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全球的票房排行榜前15部获巨大成功的商业片,基本上都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特技或动画影片,都牢牢把握住市场和受众定位――美轮美奂的场景、富有个性的角色、滑稽夸张的表演和幽默诙谐的对白是贺岁片出彩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中国式大片”未来能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Related Keywords

Beijing ,China ,United States ,Xiaogang ,Jiangxi ,Chinese ,Yimou Chen Kaige ,Harry Potter ,Lunar New Year ,Lunar New Year File ,Von Xiaogang ,Director Start ,China Surreal ,Beijing Normal ,பெய்ஜிங் ,சீனா ,ஒன்றுபட்டது மாநிலங்களில் ,ஜியாங்சி ,சீன ,ஹாரி பாடர் ,சந்திர புதியது ஆண்டு ,பெய்ஜிங் சாதாரண ,

© 2025 Vimarsana

comparemela.com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