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emela.com


2021-07-14 06:54:13 来源: 环球网资讯
举报
分享至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胡博峰】印度《电讯报》13日称,印度安全机构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在“拉达克地区”的营地中央修建了装有摄像监控设施的水泥瞭望塔,用于观察印军活动和部署。该人士补充称,“印军也以牙还牙竖起了装有数码相机的木杆”作为反制。匿名消息人士1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使用监控设备以确保脱离接触相关协议得到有效落实是中印双方商定同意的。
  报道引述印度内政部匿名官员的话称,中方竖立的瞭望塔和哨所可俯瞰印军控制的地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而且他们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继续部署人员和装备”。另一名印度情报机构的官员认为,印中双方“在近数十年来都有一种不成文的默契”,即在实控线两侧10至15公里的范围内不建造任何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建筑,“然而,中方的这座由武装人员守卫的瞭望塔显然属于永久性建筑”。
  印度《论坛报》透露,印中日前交换了下一轮军长级会谈的议程,但双方并未就具体的会谈日期达成一致,不过预计可能很快将敲定时间。匿名消息人士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印度希望双方能够借此次会谈推动实控线沿线的脱离接触工作有所进展。该人士认为,双方曾在前期班公湖南北两岸脱离接触期间达成协议,使用监控设备确保协议得到有效落实是彼此商定同意的,因此很难将中方设立瞭望塔的举动解读为“令人担忧”,“这从印度军方和政府的低调回应就可见一斑”。
  印中就脱离接触达成协议后,印度媒体不时渲染中方所谓在边境地区的举动。《电讯报》13日援引多名退役印军高官的表态称,莫迪政府在对华边境问题上的立场“过于软弱”,未能实现将边境地区恢复至对峙前原状的目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日表示,当前中印边境局势总体稳定,双方正通过谈判解决有关边境事态。在此背景下,有关军政要员的言行和军事部署应当有利于局势的缓和降温,有利于增进双方的互信,而不是相反。
  
延伸阅读:
  向中印边境增兵5万!美国彭博社的爆料又挑起了舆论对沉寂已久的中印边境事态的关注。
  这个消息被美媒抢了先机,多少让跑得很快的印度记者有点没面子。更诡异的是,无论是印度官方还是媒体,在这则消息出来数个小时后都没什么跟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则消息将对中印边境局势产生怎样的扰动?
  1
  当地时间27日,美国彭博社爆料称,印度已向中印边境地区增派至少5万名士兵,让驻守当地的兵力达到20万,比去年增加了40%以上。
  彭博社将其描述为印军“历史性转变”。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印度之前的军事存在是为了阻止中国的行动,但此次部署将使印军指挥官在必要时有更多选择来“攻击和占领中国领土”。
  这一新的战略被称为“进攻性防御”。
  为了配合这个新的战略部署,印度已在海陆空三路增军,并加强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其中,印度在所谓的“拉达克”北部地区部队人数增加最多,大约有2万名士兵,这其中包括一些曾在印巴边境服役的士兵。这也意味着印度边防重点军事方向的转换。
  在中部地区,印度也部署了至少师级的部队,印度陆军的一个师至少有1万名士兵。
  在藏南地区,印度部署了新购置的法国制阵风战斗机,还配上了远程导弹,希望以此支持地面部队。
  
  而在海上,印度海军也在采取行动,将更多的军舰移动至关键的海上通道,并加强派驻的时间。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海军官员告诉彭博社,印度政府的努力包括研究进出中国的能源和贸易流量。
  
  彭博社的爆料是真的吗?消息一出,很多网友都有这个疑问。
  彭博社的报道中也提到,印度军方和新德里总理办公室发言人都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当前中印边境局势总体稳定,双方正通过谈判解决有关边境事态。在此背景下,有关军政要员的言行和军事部署应当有利于局势的缓和降温,有利于增进双方的互信,而不是相反。
  更加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一向热衷于鼓噪边境事态的印度媒体,此次却格外 “安静”。援引消息人士的话一向是印媒的特长,这次仅有的几篇报道却基本上都是全文转引彭博社,这种“安静”和“低调”一点也不“印媒”。
  彭博社的爆料传出之时,正值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为期三天的“拉达克”访问开始之时,此次访问被广泛认为是给前线驻军“鼓气”之旅。受今年4月以来的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印军还没有实现正常轮换,在高海拔地区长期驻守的前线官兵身心疲惫。
  
  在访问的过程中,辛格并没有提到增兵的事情。按理说,如果真的有增兵,这可是给士兵“打气”一个“好消息”。相反,辛格在讲话中说,应该努力通过与邻国的对话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然,他也不忘此行主要目的,在讲话中给士兵“打气”道,“如果有人试图威胁印度,印度不会容忍,印度军队有能力对每一个挑战做出适当的回应”。辛格还宣布启动由边境道路组织在所谓“拉达克”地区实施63个基础设施项目。
  不过,近一段时间以来,印度在边境确实没怎么消停过。有数据显示,仅在5月,印度就从美国购买了6架总价为24.4亿美元的P-8I反潜巡逻机。印军方消息人士也早就透露,“夏天是我们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绝佳时期。”为此,其不顾疫情在军营中大规模传播,组织大量人力在中印边境地区修路建桥、开挖隧道、修建哨所。
  2
  对这个消息本身的真实性,专家们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一位印度专家告诉刀哥,彭博社这篇报道本身就存在一些BUG。
  不可否认,向边境增兵5万,显然是一个重磅消息,如果它是最新消息,跑得很快的印度记者大概率会捷足先登将其报道出来。但现在美媒率先报道,印媒数小时后要么依然噤声,要么只有一些信息量很小的跟进报道,有点不同寻常。
  报道中所列的一些数字,比如印度现在边境有20万左右的兵力,以及在所谓“拉达克北部”增加2万的兵力,并非什么新鲜事。据专家介绍,印度陆军总共100万出头,部署一定比例的兵力在边境,本来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并非是今天才有。而所谓的2万增兵,事实上他们原本就在该地区,作为针对印度宿敌巴基斯坦的常规部署。
  
  报道中,围绕这5万增兵的关键细节也模糊不清。像是要凑数一样,这则新闻还拼凑了印度海军、空军的增兵部署。
  此外,最近一段时间,印度虽然新冠肺炎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相比之前下降不少,但依然处于第二波疫情中。在内外军事形势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这样规模的兵力调配没有必要,看上去也不太现实。
  不妨看一下现在中印关系的现状。毫无疑问,去年的加勒万河谷事件给双方关系带来重创,两国关系可以说是在低谷徘徊,至今没有明显改善。但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两国在外交和国防层面都在不断沟通对话,致力于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和平解决问题。
  就在刚刚过去的25日,中印刚刚进行了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22次会议,其中提到,双方“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边境事态进一步缓和,避免现地局势出现反复,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双方还将“积极筹备第12轮军长级会谈”。
  
  “增兵5万”,就算不完全是空穴来风,里面也有很大水分,它们很像是美媒综合一些模棱两可的现状嫁接出来的。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继续挑动中印边境的紧张,以达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效果。
  得利的将是谁?答案不言自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无需质疑这则新闻的真实性,它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德国之声”引述了一位名为约西的专家观点。这位专家接受了印度一些人的观点,将去年中印的对峙摩擦归咎于“中国对印度发动突袭式军事行动”。他以此为基础认为,印度对中国不信任,他们不能失去更多“领土”,派驻更多部队,意味着在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中,选择更多。
  
  他还认为,这个举动也可以让印度在谈判桌上更有竞争力。
  但如果印度出于这些心思真的“增了兵”,那么现实可能最终会扰醒他们的美梦。
  3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渲染或者报道中印边境紧张局势的文章,这不是第一篇,也不会是最后一篇。
  它们的频频出现,以及它们所报道的内容,指向的问题实际是:现在的国际形势和周边形势,可能推动印度的对华态度朝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走。
  撕裂的那一面,主要来自于西方和印度内部。
  印度国内对中印关系走向有不同的看法,对解决中印摩擦和冲突有不同的思路,这很正常。
  
  去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中印确实都采取了对话措施力图解决相关问题,但与此同时,其中一种思路占了主导。在对话过程中,印度官方无论是外交部还是军方人员,不时发出违背双方对话思路的讲话,甚至行动。这一方面迎合了印度内部情绪,另一方面也试图给中国压力。
  在社会经济层面,印度还试图在产业链上与中国切割,以摆脱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它屏蔽了不少有中方投资背景的手机APP,进一步限缩了中印的社会经济交流空间。
  今年以来,美国拜登政府上台,美西方国家纠集自己的舆论资源,针对中俄大肆造势,营造“中俄被围堵”的氛围。印度呢,属于被西方世界及其舆论拉拢的那一派,无论是“印太战略”还是“四国机制”,都有要突出印度的想法。
  如果印度以此认为中国面临来自美西方在东北亚、南海、台海等多方面压力,地缘形势很糟糕,那么它可能作出形势对自己有利的判断。
  那么之后无论是它增兵边境,还是有更出格的举动,似乎都不足为奇。
  但弥合的动力同样存在,它们来自中国和印度内部的另一种思路。
  首先这种弥合的力量来自于经贸领域。去年,在承受了巨大人为打压和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印的贸易额达到了777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相较于2019年少了一些,但中国却超过美国重新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可以说,无论怎样,中印之间的经贸联系是割不断的,两国在这个方面是天然的伙伴。在疫情的背景下,中印保持畅通良好的经贸以及双边关系也十分必要。
  其次,中国一直很尊重印度作为一个有自己的战略大国的地位,也认为它有大国的认知,相信它不会像很多国家一样跟着超级大国跑,它有自己的利益判断。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哪个层面,中国从未将印度视为敌人和对手。
  因此,与印度各方面的合作以及对话,中方都是充满诚意的。
  我们当然希望前一种力不会在中印关系中起到主导作用,那并不是符合中印双方利益的选择。
  中印关系到底往何处去,不仅仅取决于印度的选择,它将是双方互动的结果。
  中方虽然反复强调过,和平解决彼此分歧是我们的既定方针。但印度如果真的动了一些小心思,想通过一些手段施压,甚至提出一些无理要求,它不能期待到那时中方会做出无原则的退让。
  就像如果它真的增兵5万在边境,它不能期待中国无动于衷。
  
特别鸣谢: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钱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

Related Keywords

China ,Hunan ,Jiangsu ,India , ,Times Embassy India ,Building India Forum ,Universal Times Embassy India Independent ,India Telegraph ,Camp Central ,Universal Times ,India Ministry ,Progress The ,Hunan North ,China Department ,சீனா ,ஹுனன் ,இந்தியா ,இந்தியா தந்தி ,முகாம் மைய ,இந்தியா அமைச்சகம் ,சீனா துறை ,

© 2025 Vimarsana

comparemela.com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